特朗普假話連篇!稱調停八場戰役,41次提中國,被當眾“打臉”
中美激烈談判后,特朗普的六十分鐘專訪迅速引發關注,其對中美關系、美國經濟、核試驗及國內政治等關鍵議題的表態,折射出其執政思路的核心邏輯,以下為專訪關鍵內容的深度梳理。
主持人開篇直擊核心:“中國對美國究竟存在多大威脅?”特朗普的回應頗具博弈色彩,中國對美國的威脅與其他國家并無本質差異,反之美國對中國亦是如此。
在他看來,當今世界的核心基調是激烈競爭,中美之間更是以相互關注、相互競爭為主線,但他同時強調“當前中美關系良好”,并拋出核心觀點:與中國合作而非單純打壓,才能讓美國更強大。
![]()
這一觀點隨即與他口中的“制造業復興成果”綁定。特朗普宣稱,未來兩年美國將占據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五十的芯片市場份額,而關鍵依據是世界最大芯片制造企業臺積電正逐漸遷至美國。
他直言,這一變動的直接動因是其推行的關稅政策,“關稅形成的制造回流導向,讓企業為規避額外成本不得不將產能轉移至美國本土”,這一策略被其視為扭轉美國產業頹勢的關鍵。
為佐證政策成效,他拋出一組對比數據:上任前美國芯片產業一敗涂地,汽車制造業衰退幅度高漲;
而當前已有數萬億美元投資涌入美國,這一規模不僅創下美國歷史紀錄,更遠超拜登執政時期的財政收入,“我僅用半年便達成這一成就”。
特朗普進一步強化危機敘事:若他未能當選,這些投資及附帶的就業崗位將全部流失,美國制造業會再度崩潰,國家甚至可能走向破產。他隨即援引最新就業數據和股市歷史新高作為補充,試圖構建“執政成效斐然”的完整論述。
但主持人的追問直指美國民眾的真實體驗:“物價上漲、退休金縮水、就業困難,為何民眾感受與你的表述完全相悖?”
![]()
面對質疑,特朗普啟動典型的“甩鍋”邏輯,將所有負面問題歸咎于拜登政府遺留問題。他以雞蛋價格為例具象化論證:“我接手時雞蛋價格是當前的三四倍,如今已回歸正常,這正是我穩定物價的成果”。
同時將就業困境歸因于拜登“釋放罪犯、吸引非法移民”,稱這些群體“既危害安全又搶占本土就業崗位”,試圖將民眾不滿的矛頭轉向前任。
![]()
主持人隨即轉換議題,聚焦美國重啟停擺三十余年的核武器試驗一事。特朗普給出的理由是“不愿讓美國成為唯一不進行核試驗的國家”,宣稱中俄均在秘密開展核試驗。
但主持人當即糾正:“中國僅在合理擴充核力量,俄羅斯測試的是導彈搭載系統,二者均未進行新核武試驗,這是聯合國及主流機構的共識。”特朗普卻堅持己見,認為“中俄不會公開核試驗信息,美國不測試就會陷入劣勢”。
這一決策背后的邏輯實則暗合“猜疑鏈”困境:美國無法確認中俄核舉措的真實意圖,便以“預防性測試”尋求安全感,而這種舉動極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即便中俄此前無核試驗計劃,也可能因美國的動作被動跟進,形成核軍備競賽的風險。主持人以“美國核武已足夠先進”勸阻,特朗普卻擔憂“四年后優勢將喪失”,堅持重啟測試的必要性。
話題轉向中俄談判難度時,特朗普罕見表達了尊重:“中俄談判者嚴肅、強硬且睿智,絕非歐洲國家那般寒暄式溝通,必須全神貫注應對,拜登根本無力招架。”但主持人隨即追問:“若你擅長促成和平,為何俄烏戰爭持續升級?”
特朗普立刻情緒激動,將戰爭歸咎于“2020年大選被民主黨竊取”,稱若他連任,戰爭根本不會爆發。
為證明自身“和平總統”的標簽,他掏出一張自行整理的“戰績清單”,逐一舉證上任八個月“結束八場戰爭”,包括柬埔寨、科索沃、印巴等多地沖突。
主持人打斷后追問“為何對俄策略失效”,他坦言關鍵在于“美俄貿易體量小,關稅武器無法奏效”,并以印巴沖突為例補充:“關稅對六成國家有效,巴基斯坦總理曾證實,我的調停避免了數百萬人生靈涂炭。”
![]()
美軍擊沉八艘委內瑞拉船只、福特號航母逼近的議題,將訪談引向對外強硬政策。特朗普否認“開戰意圖”,卻將委內瑞拉定義為“毒品來源和罪犯輸出國”。
為擊沉船只的行動辯護:“每艘船所載毒品足以導致兩萬五千名美國人死亡,擊沉八艘相當于拯救二十萬生命。”當被問及馬杜羅任期是否進入倒計時、美軍是否會登陸時,他僅以“馬杜羅任期將盡”“要辦件大事”含糊回應,拒絕透露具體戰略。
專訪后三分之二的篇幅聚焦美國內政,其激烈程度遠超對外議題,核心圍繞“政府關門、軍隊派遣及政治報復”展開。主持人直指要害:“司法部起訴前FBI局長科米、前議員亞當·希夫等民主黨人士,是否是你的政治報復?”
特朗普反將一軍,細數自身遭遇:“真正被政治迫害的是我,民主黨多次無理由起訴、彈劾我,若不是我頑強應對,早已身陷囹圄。”
對比拜登“用特赦鉛筆豁免兒子亨特”,他強調自身反擊的合理性:“科米、希夫等人本就腐敗,司法部只是依法追查,無需我指示。”
這場專訪的核心脈絡清晰可見:特朗普始終以“拯救者”姿態構建敘事,對外將強硬舉措包裝為“維護美國利益”,對內將政治斗爭定義為“反擊迫害”。
![]()
其表述中,數據與主觀渲染交織,甩鍋與自我標榜并存,而內政的激烈內斗遠比外交議題更顯焦灼。
![]()
從芯片產業到核試驗,從國際沖突到國內報復,專訪完整呈現了其執政理念的核心邏輯,以“美國優先”為綱,以強硬手段為器,以反擊姿態應對內外挑戰,這也為理解當前美國的政治走向與外交策略提供了關鍵視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