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歷史悠久,還出過好多英雄,王蘭、孫兆云等烈士抗日戰爭時期犧牲在這里,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紅色革命老區。多虧了你們的關心支持,最大限度保護了我們村,讓人們知道了這些紅色歷史!”近日,當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檢察院檢察官趙輝再次來到大夫營子鄉大碾子村走訪時,老住戶王大爺感嘆道。
![]()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檢察院開展傳統村落保護回訪。(圖片來源:赤峰市松山區檢察院)
據悉,自2014年以來,松山區已有9個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這些村落猶如一顆顆溫潤的珍珠,散落在松山區的青山綠水間,各自綻放獨有的光華。娘娘廟村的萬佛寺現存清朝廟宇30余間、壁畫20余平方米;北溝村和城子村的窯洞、老屋仍在使用,百年古樹與石磨、犁杖等老物件勾勒出濃郁鄉愁。
然而2024年7月,松山區檢察院開展專項監督時發現,傳統村落保護不到位問題突出:有的村落百年老宅里,老化電線貼著木質梁柱,沒有消防裝置,巷弄無應急照明;部分古村因無保護標識,游客不知道村落歷史,村民逐漸淡忘紅色記憶。
“傳統村落不能在我們這代人手里失了魂。”松山區檢察院公益訴訟辦案團隊立即展開走訪調查。經初步調查核實,相關職能部門和屬地政府未完全履行傳統村落保護法定監管職責。于是,辦案團隊牽頭組建“傳統村落保護專班”,聯合住建部門、屬地政府協同發力。住建專家帶著圖紙深入村落,逐院排查消防隱患,量身定制“一戶一策”整改方案。鄉鎮干部挨家挨戶走訪,講解消防安全重要性,動員村民主動配合。檢察官全程跟進整改進度。今年6月,松山區檢察院依法向相關職能部門和屬地政府制發檢察建議5份,推動其制定詳細整改方案開展全面排查,積極落實整改。
目前,住建部門增設標識牌、指示牌17處,安裝消防滅火器28套,改造2棟現代建筑外立面,修復石板路300米,確保現代建筑與古村落整體風格統一。屬地政府組織清理雜物,更新旅游步道和排水溝,增配滅火器13套。
“環境整潔了,鄉村旅游更有底氣!”被村民親切稱為“萌嬸”的全國人大代表、松山區大廟鎮小廟子村黨總支書記趙會杰說,該村如今依托生態與文化資源打造旅游綜合體,檢察保護功不可沒。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才能記得住鄉愁。”趙會杰表示,檢察機關以消防整改“小切口”做實了傳統村落保護“大文章”,切實消除安全隱患,最大限度保護了古村落,保存了紅色歷史,留住了鄉村的形,更守住了文明的魂。
來源丨內蒙古檢察
編輯丨劉巖
審核丨田驍
投稿丨tx3053911(微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