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11月2日,以中國光彩事業基金會、北京市工商業聯合會、四川省工商業聯合會為指導單位,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川商總會、新希望集團、四川省永好公益慈善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第五屆鄉村振興“村長班”在北京開班。隨著深度推進“種子計劃”等創新舉措,鄉村振興“村長班”形成了“培訓—實踐—賦能”閉環,突破傳統人才培育模式的短板,逐步從“短期培訓”向“長效賦能”升級。
國家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發展局局長魏東在致辭時表示,舉辦鄉村振興“村長班”,整合政產學研等優勢資源,建設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的村長隊伍,牽住了人才振興的牛鼻子,打開了鄉村振興的活力源,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中央統戰部光彩事業指導中心主任、中國光彩會副秘書長郭鋒表示,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從產業到治理,從生態到鄉村,鄉村振興每個環節都離不開人才支撐。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總行副行長杜春野代表主辦方致辭時說,共同舉辦鄉村振興“村長班”是郵儲銀行與新希望戰略合作的深度跨域,也是雙方戰略合作的又一次深化,目標就是聯合打造“金融服務+產業賦能+人才振興”的鄉村振興生態,讓各方資源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川商總會黨委專職副書記、執行秘書長唐俊表示,此次鄉村振興“村長班”是川商總會重點支持參與的重大公益項目,旨在推動各類資源要素持續向“三農”領域傾斜,促進川商轉型升級,與農業高效高質,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同頻共振雙向奔赴,最終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為學員上了第一課。他認為,鄉村振興需要“軟”“硬”兩手抓。“硬”就是要靠投入,必須投錢、投項目、投工程來產生價值;“軟”就是提升鄉村發展“領頭人”的綜合能力、鄉村治理的理念,鄉村振興“村長班”就是圍繞這方面來開展的。
據悉,本屆鄉村振興“村長班”共有106位學員,來自28個省(區、市),他們中既有20多歲的大學生村官,也有扎根基層幾十年的老支書,還有返鄉創業者和退伍軍人。目前,全國有超4000名“村長”報名參與選拔,超500名學員順利畢業,影響輻射村落超3000個。(農民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