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記者 董凡超 王瑩
今年上半年,全區信訪總量同比下降22.82%,初信初訪一次性化解率達99.4%……這是今年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交出的一份亮眼“成績單”。
成績的背后,蘊含著廈門市集美區委政法委副書記、集美區綜治中心常務副主任林婷婷團結帶領同事扎根基層一線,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創新精神,全身心投入集美區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付出的不懈努力。
近年來,林婷婷積極推動集美區綜治中心建設不斷提檔升級,全區矛盾糾紛實現源頭治理、前端化解,治理效能顯著提升。
今年3月,集美區綜治中心被設定為全國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規范化建設現場會的觀摩點。其探索形成的“一站式解紛、多元化服務、全流程管理”模式,為新時代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集美樣本”。
林婷婷曾在鄉鎮工作10余年,深知群眾辦事堵點、難點。為破解群眾辦事“多頭跑、反復跑”難題,林婷婷全力推動集美區綜治中心實戰化、規范化運行,只為“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她帶領團隊僅用一個月時間,便順利完成從場地規劃、功能布局到部門入駐的全部工作,將一個1100平方米的場地從藍圖變為現實,實現綜治中心高效運轉,迅速成為化解矛盾糾紛的主陣地。
集美區綜治中心按照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化“路線圖”,科學設置7個業務窗口和14間行業性、專業性調解室。林婷婷牽頭推動成立“誠毅金牌調解室”,提煉出“誠毅調解十法”,為各類矛盾糾紛化解提供了系統化解決路徑。
她先后制定12份規范化工作制度,在集美區綜治中心建立起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運行機制。在涉ETC服務合同糾紛等系列案件化解中,該機制成效顯著,實現了“審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社會效果。該典型案例被寫入202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為司法與行政協同治理貢獻了寶貴的“集美經驗”。
同時,林婷婷整合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資源,廣泛吸納區行業協會9名專家、集美大學14名法學學生等社會力量參與調解,極大提升了矛盾糾紛調處的專業性和效率。今年上半年,全區調解成功率穩步提升,其中勞動糾紛調解成功率提升約20個百分點。
林婷婷還在集美區綜治中心推行“先行調解+速裁快審”模式,將平均處理周期從15天壓縮至8天;推行行政復議“柔性化解+一站辦結”模式,今年以來成功化解行政復議案件657件,贏得了行政執法對象的理解與支持。
自2024年7月集美區綜治中心運行以來,共接待群眾兩萬余人次,“有糾紛,到綜治中心”已成為群眾解決難題的“第一選擇”。
注重法治文化的浸潤與人文關懷的融合,推動構建“法治+溫情”的全流程閉環管理體系,是林婷婷開展工作的一個重要抓手。她在集美區綜治中心打造“彩虹花”法律援助志愿者工作站,吸收轄區在校法學學生參與,既為學生提供理論結合實踐的“第二課堂”,又為困難群體提供法律咨詢、心理疏導等多元化援助。通過校地協同、資源整合、制度保障,培育專業化志愿服務新生態,讓法治的理性與志愿的溫情交織成虹,為困難群體架起通往公平正義的橋梁。
她深知,法律程序有終點,服務群眾無止境。今年4月的一個傍晚,林婷婷正準備按時下班,卻接到鄉鎮上報,外來務工人員石某因酗酒、帶3歲娃生活困難而與孩子母親發生矛盾糾紛。她立即組織協調處置,牽頭鎮政府、派出所、民政局、婦聯等部門開展聯合調解,直至夜里9點多才結束工作。最終,孩子由爺爺接走照顧,得到了妥當安置。在晚歸的車流中,作為母親的林婷婷也在電話里安慰著盼她回家的孩子們。
立足崗位、履職盡責,敢于創新、敢于拼搏,林婷婷用堅毅的品格、專業的素養和無私的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法治篇章,充分展現了新時代基層政法干部堅定的理想信念、過硬的履職本領和優良的工作作風。
來源:法治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