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這事兒,怎么也繞不開馮云山死太早那坎兒,洪秀全后來瘋瘋癲癲,楊秀清那股勁兒就上來了,最關鍵的那個人,金田起義沒多久就倒了,好多人就記得洪秀全做夢見了上帝,楊秀清在天京城里搞得烏煙瘴氣,可真要說這攤子事能撐起來,馮云山才是那個壓艙石。
![]()
你看洪秀全,家里不咋地,書讀得半吊子,當個教書先生混日子,考功名又不行,整天就盼著天上掉個官給他做,被那套規矩憋屈壞了的人,他哪懂什么叫翻天覆地,說難聽點,他那點火苗都是別人給點的。
![]()
馮云山就完全兩碼事,家里有底子,腦子活,看得透清朝那套東西是怎么回事,一個富家子弟不享福,偏偏跟一群教書匠混,沒啥架子,天天琢磨這天下大事,真要動手干,他眼里全是路子,不光是空想,他有辦法。
![]()
拜上帝教那個攤子,洪秀全就是個名頭,嘴上喊著上帝,馮云山才是那個把人攏在一起的手,廣西那地方,山高皇帝遠,亂得很,官府根本伸不進手,馮云山就敢在那兒搞基層,明面上是信神,骨子里就是搞農村根據地,把思想先統一了,上帝這大旗一扯,誰也不敢輕易動.
![]()
信著信著,大家伙就覺得官府貪腐該打,人人得平等,革命的火種種下去了,那些燒炭的工人都是他發動起來的,起義的第一撥人都是他的班底,這組織能力,往上數幾百年都找不出幾個,金田起義那年,洪秀全當天王,剛有點起色,馮云山就挨炮死了,這一下,太平天國的氣數就拐了。
![]()
馮云山要是活著,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這幫人,誰敢亂斗,他管著制度,也管著腦子,洪秀全那個“上帝之子”名頭再響,真論腦子和手腕,馮云山不在,根本沒人鎮得住場。
![]()
馮云山沒了,太平天國就變味了,楊秀清的權力沒邊了,天天借著天父下凡的名義發號施令,洪秀全自己成了個空架子,躲在天京宮里聽什么“神啟”,以前楊秀清不敢這么干,馮云山懂組織,他知道權力沒了制度就是一盤沙,神權要是沒了制約,個個都開始信夢,天國就成了個瘋人院。
![]()
馮云山要是不死,太平天國那套“信仰動員加軍事組織再加土地改革”的路子還能走下去,太平軍打到南京,清政府已經快散架了,財政都崩了,八旗綠營也不頂用,皇帝都嚇蒙了,馮云山在,馬上就能建個中央機構,管錢管糧,穩住后方,把手下將領分封好,搞地方管理,權力不能亂給。
![]()
這兩步棋走出去,太平天國就不至于爛那么快,清朝再拖個十年八年,洋人一看這邊是個新勢力,說不定就跟太平天國談了,底下人信的也不是洪秀全這個神,是公平,馮云山就懂怎么把這股勁兒變成治理。
![]()
洪秀全那套理想主義最耽誤事,他真信“上帝保佑”,馮云山在的時候,信仰是工具,他一死,信仰就成了目的,后面就是災難,天京事變,自己人打自己人,楊秀清被干掉,韋昌輝也被滅了,石達開被逼走,洪秀全連糧食都分不明白,兵都吃不飽飯,太平天國后面就剩個空殼子,歷史這東西就這么巧,一個人早死幾年,一個王朝可能就少活五十年。
![]()
馮云山其實早就看明白了,農民起義到最后很容易被自己的情緒給吞了,他寫的那些制度草稿,土地公有,按人頭分田,搞教育,平衡稅收,這都不是造反口號,這是治國的大綱,他要是能活到天京穩定下來,太平天國說不定真能變成一個近代政權,西方人的軍火貿易進來,太平天國能跟他們談平等的買賣,中國的近代化可能就提前半個世紀,日本明治維新搞的那一套,不就是中央集權,統一軍隊,改革土地么,馮云山比他們想得還早十年。
![]()
再撐個五年,歷史可能就不是現在這個寫法了,太平天國不一定能統一全國,但清政府肯定被逼著提前改革,洋人打進來,面對的就不是一個爛攤子,而是一個新政權,清朝那次失敗,不光是丟了江山,是把一個機會給扔了,一個民間政權,第一次有了制度、信仰和組織,結果腦子死了,整個局就亂了。
![]()
后面太平軍雖然還很能打,士兵也拼命,可沒了戰略,打到哪燒到哪,治理全靠喊口號,那不叫革命,那叫瞎折騰,馮云山死后那個位置,沒人能補上,石達開勇猛有余,謀略不足,洪秀全有夢沒腦子,楊秀清有心機沒德行,一個團隊缺了最理性的人,最后肯定得散伙。
![]()
回頭看咱們這歷史,理性的人好像總死得早,狂熱的人總能活到最后,從春秋的李斯,到漢末的荀彧,再到太平天國的馮云山,民國的楊度,劇本都差不多,理性一倒,情緒就占了上風,我們總喜歡說英雄,可真正能撐起一個國家的,是那些能冷靜做事的人,馮云山這種人,在歷史上太少了,懂制度,會做人,能把信仰變成政治力量,又不會被神權給控制住,能活過五十歲的,真沒幾個。
![]()
要說中國近代史上誰最被低估,選馮云山準沒錯,他不是皇帝,不是名將,甚至不是主角,可就是那幾年,他撐起了社會底層第一次有系統的挑戰,他死后留下的爛攤子,讓中國多繞了多少彎路,洪秀全沒他,根本搞不起太平天國,天國沒他,也撐不成一個國。
![]()
他死了,洪秀全就瘋了,太平軍就散了,清朝又茍延殘喘了幾十年,最后被甲午一巴掌打醒,要是馮云山多活五年,清政府早完蛋了,“中國近代化”可能就不是從洋務運動開始,而是從紫荊山那兒起步了,歷史的變數就在這兒,不是什么天命,就是一個理性的靈魂,中國從不缺熱血,缺的是能在熱血里保持清醒的人,馮云山,就是那個沒來得及讓中國清醒過來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