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河北法制報)
![]()
圖為陳曦(右)在綜合指揮室查看公共視頻。
□ 劉麗娜 賈美娜
“干好工作沒什么訣竅,就是得勤快,邁開腿,做到人熟、地熟、情況熟,做群眾的暖心人、知心人。”這是冀中公安局任南分局北站派出所民警陳曦常說的一句話,更是他始終如一的行動指南。從青澀的年輕小伙兒到社區里人人熟絡的陳警官,17年間,他扎根基層派出所,用腳步丈量每一條街巷,用真心焐熱居民的心。
以真情服務守護萬家燈火
“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這句話常掛在陳曦嘴邊,更落實在行動中。
“警察同志,我們家老人出去將近3個小時了還沒回來,也聯系不上!”9月16日上午,陳曦接到轄區群眾報警,家屬焦急萬分。陳曦從小區的公共視頻中沒有發現有價值的線索,便立即聯系周邊派出所協助查找,同時聯系上級部門尋求支援。根據對轄區群眾的了解,陳曦分析老人的出走路線后果斷說:“沿著通往鄉政府的路再找一遍。”終于在17時40分,陳曦和同事在鄉道上發現了老人的身影。
“趙姨,進屋來,慢慢說。”獨居的趙阿姨是派出所的“常客”,每周都要來找陳曦五六次。
今年8月的一天,趙阿姨從天津看病回來已是凌晨,剛到家她就報警稱自己的包遺落在了網約車上。陳曦多方查找,最后發現是老人記性差,包其實就在家中。沒多久,趙阿姨又因忘帶鑰匙被困門外,請來開鎖師傅又因為沒有現金起了糾紛。陳曦得知消息后,自掏腰包幫老人支付了相關費用。
“我們多跑一趟腿,群眾就少費一分心;我們多盡一份責任,群眾就多一分安全感。”陳曦說道。
以智慧賦能強化社區防控
“過去我們主要靠‘鐵腳板’,一遍遍巡邏、一家家走訪;現在則是‘大數據+鐵腳板’,如虎添翼。”工作方式的日新月異也讓陳曦更加得心應手。
今年3月,陳曦負責的創業社區連續發生多起儲藏間被盜案件。陳曦和同事立刻行動起來——從實地指導物業完善安防措施,到聯動街道整合資源,再到發動義警隊伍參與群防群治,短時間內,在創業社區構建起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防控體系。
為了找到犯罪嫌疑人,陳曦在綜合指揮室,反復回看視頻,終于鎖定一名犯罪嫌疑人。摸清犯罪嫌疑人的行動規律后,陳曦立即與物業協商,制定抓捕方案。犯罪嫌疑人再次作案時,被民警當場抓獲。
從人防、物防到技防、智防,陳曦和戰友們不斷探索著新時代“楓橋經驗”與智慧公安建設的融合之路,守護平安更加精準高效。今年5月以來,創業社區實現儲藏間盜竊“零發案”。
以共情調解促進鄰里和諧
“陳警官斷事斷得明白,我們服氣!”今年9月,轄區兩位因為車位糾紛爭執了一年多的業主,終于在陳曦的調解下握手言和。
兩家車位相鄰,車位一大一小,價格相差不少,雙方最早就因都想購買更便宜的小車位心存芥蒂。大車位業主停車時常越界,導致停在小車位上的車輛無法正常進出。物業公司多次調解無果,矛盾愈演愈烈。
看著劍拔弩張的雙方,陳曦從法、理、情多角度入手,耐心與雙方溝通。“覺得當初車位買賣不公,咱也要通過合法途徑解決。現在這樣堵路,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涉嫌違法,值得嗎?”一番推心置腹的話,說得大車位業主低下了頭,承諾不再堵路。
在長期的基層工作中,陳曦摸索總結出一套“共情調解工作法”。他認為,調解的關鍵是要站在雙方立場想問題,找到那個利益的平衡點和情感的共鳴點。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這幾年,我們所一直致力于構建多元化解矛盾糾紛體系。”在陳曦的影響下,同事們都加入矛盾調解的隊伍中來,北站派出所還與街道辦事處共同打造品牌調解室,組建由民警和28名專業調解員組成的專業調解團隊。今年以來,北站派出所已成功調解各類糾紛165起,做到“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