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春夏,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主任調整,譚政擔任主任,原主任陳正人調去東滿軍區擔任政委兼吉林省委書記。
對于東總政治部主任調整,是上級調整,還是陳正人主動提出讓賢呢?
![]()
抗戰勝利后,各根據地部隊和干部被抽調到東北工作,山東軍區派去的部隊是最多的,延安派去的干是最多的。
部隊抵達東北后,因為有八路軍、新四軍,來自不同根據地,建制不統一。為盡快軍政統一,成立東北人民自治軍,副司令呂正操、李運昌、周保中、蕭勁光、副政委羅榮桓,參謀長蕭勁光,政治部主任陳正人。
很多人認為譚政進入東北后從始至終都是東北部隊政治部主任。實際上,在譚政之前是陳正人,陳正人之前,陳沂擔任過一段時間政治部主任,時間很短就被換下。
自東北人民自治軍從1945年10月成立,陳正人負責政治部機關的各項任務。論出身,他是地方干部,在軍隊也擔任過一段時間職務,但還是以地方職務為主。總部讓他擔任因為資歷深,而且有宣傳、組織等各方面經驗,是政治部工作的主要方向。
1946年1月,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為東北民主聯軍后,陳正人依然是政治部主任。政治部的主要工作是軍隊思想動員和組織建設工作。當時,先進入東北的部隊盲目擴軍,沒有加以改造,過于集中地吸收不少日偽時期的散兵,還有吸收不少土匪,造成部隊混亂,出現逃跑和叛變的時有發生,等于說新擴編起來的部隊良莠不齊,不僅不能更好使用,反而增加部隊風險。陳正人在深入調查、研究,需要找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
就在陳正人如火如荼的開展政治工作時,譚政率領一批干部從西北到東北工作,被任命為政治部副主任。
當時,東北的形勢很嚴峻,前線有敵人不斷進攻,占領中大城市,后方有政治土匪與前線敵人遙相呼應,前方和后方都不穩定,而且我后方根據地尚未鞏固。因此東北的工作就是先發展根據地,剿滅后方匪患,有一個強有力的后方保障。
按照上級的指示“讓開大路,占領兩廂”,在城市的干部都到鄉村開展工作。此時正需要有經驗的地方干部,陳正人主動要求到地方工作,并建議讓譚政擔任政治部主任。
1946年6月,調任吉林省委書記兼任東滿軍區政委,全身心投入地方根據地的建設中。
相比之下,做軍隊政治工作譚政更專業,參軍后沒有離開軍隊,長期負責政治工作。尤其在抗戰時期擔任過總政部副主任,陜甘寧晉綏聯防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陳正人的工作強項在地方,可以說這樣的安排,各自自己擅長的領域發揮作用。
等于說,陳正人從1946年6月開始就地方化了。
![]()
1949年跟著四野主力南下中南,擔任江西省委書記。新中國成立后被評為行政5級,相當于軍隊正兵團級。這個職務并不算低,不過比起曾經擔任過他副手的張秀山和譚政來說,并不算高。
抗戰時期,陳正人擔任西北局組織部長,張秀山擔任副部長。解放抗戰時倆人都到東北工作,分別擔任省委書記。可解放后張秀山成為大區第二副書記,行政為4級。
譚政與他資歷都很老,陳正人在土地革命時期就擔任過省委書記,倆人的職務在過去也不分伯仲。解放初期,分為正副之分,可在日后的作戰中,譚政提拔為大軍區副政委,在1952年評為軍委委員級。
此后的工作中,陳正人一直是省部級正職,擔任過農業機械部部長、八機械工業部部長等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