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在線學習”
獲取更多資訊!
10月31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新一屆學術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十五五”規劃專家咨詢會在北京召開。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總督學王嘉毅出席會議并講話。
![]()
王嘉毅副部長對中國教科院新一屆學術委員會的成立表示祝賀。他肯定了中國教科院“十四五”期間在教育強國指數研究、重大政策編制支撐、中國教育學自主知識體系建構、數字教科院建設等領域取得的標志性成果。他指出,學術委員會的科學組建是教科院“學術立院”的關鍵舉措,必將凝聚全國教育科研智慧,為教育強國建設注入強勁學術動能。他強調,“十五五”時期教科院要以新一屆學術委員會為依托,堅守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積極推進有組織科研,聚焦“中央關心、社會關注、人民關切”的核心議題,構建全鏈條的教育科研體系。
![]()
學術委員會名譽委員、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先生到會并發表講話。他寄語新一屆學術委員會堅守學術初心,發揚嚴謹治學、甘于奉獻的科學精神,以服務國家教育改革發展為己任,不斷提升教育科研的戰略支撐力。學術委員會執行副主任委員、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鄧友超介紹了學術委員會的工作規劃,強調學術委員會要在院黨委的領導下,遵照學術委員會章程,做好學術建議、評議和審議工作。
![]()
![]()
“人民教育家”于漪、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教育技能司司長安德烈亞斯?施萊歇爾受邀擔任名譽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廈門大學、西南大學八所高校教育學部或學院負責人,以及北京、上海兩地教育科學研究院負責人共10人擔任委員,形成了“院內骨干、學界權威、國際智庫”的多元協同格局,彰顯了中國教科院整合全國教育科研力量、服務國家戰略的核心優勢。
名譽委員
![]()
●于漪,“人民教育家”獲得者,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上海退役軍人學院名譽院長。
![]()
●顧明遠,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比較教育學創始人。
![]()
●安德烈亞斯·施萊歇爾,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教育技能司司長,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創始人。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院外委員
![]()
●朱旭東,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部長。
![]()
●呂立杰,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部長。
![]()
●袁振國,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主任。
![]()
●雷江華,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
●蔣凱,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
●王建華,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
![]()
●別敦榮,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
![]()
●朱德全,西南大學教育學部部長。
![]()
●馮洪榮,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
●桑標,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
會上,新組建的中國教科院教育強國指數研究中心、教育公平研究中心、科學教育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三大中心緊扣《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核心任務,通過跨部門協同攻關,致力于打造兼具理論深度與實踐價值的研究高地。
![]()
在下午的“十五五”規劃專家咨詢會上,與會專家圍繞規劃編制核心議題展開深度研討。專家們立足學術委員會的學術引領作用,建議中國教科院在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人口結構變化應對、教育公平深化等前瞻性領域提前布局,通過有組織科研提升服務決策、創新理論、支撐實踐的硬核能力。中國教科院黨委書記、院長李永智表示,將充分吸納專家意見,以學術委員會為依托,把“學術立院”貫穿“十五五”規劃實施全過程,推動教育科研高質量發展。
![]()
此次大會的召開,是中國教科院深化“學術立院”改革的里程碑,彰顯了國家高端智庫以學術立院、以民主聚智、以科學賦能的鮮明特色。未來,中國教科院將以新一屆學術委員會為依托,凝聚全國教育科研合力,以高質量科研成果支撐教育強國建設,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貢獻堅實智庫力量。
來源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