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雙節”期間,1955國營農場景區內人頭攢動、熱潮涌動。金黃稻田隨風起伏,農耕體驗區里笑語陣陣,在這幅充滿田園氣息的熱鬧景致中,一群身著多功能服務馬甲的身影格外亮眼。他們以“游客至上、服務暖心、安全第一”為初心,將小小的馬甲化作服務游客的“利器”,在稻浪與歡笑交織的人潮中,織就出一張貼心、安心的田園服務網。
![]()
這件馬甲,是行走的“活地圖”,更是解鎖農場風情的“向導冊”。景區工作人員不僅熟稔各條游覽路線、區域特色,更對稻田風光的最佳觀賞時段、農事體驗項目的參與要點、農場特色農產品的亮點了如指掌。面對游客“哪片稻田的景色最出片”“親子家庭適合體驗哪些農耕活動”的疑問,他們總能結合農場特色,快速給出量身定制的游覽方案——建議帶娃家庭優先參與磨米、扎稻草人等趣味農事體驗,在動手實踐中感受農耕文化;提醒游客避開午后高溫時段,選擇清晨或傍晚漫步田間,沉浸式感受稻浪翻滾的鄉野詩意。一邊耐心指引方向,一邊巧妙疏導分流,讓游客告別扎堆擁堵,在從容愜意中深度領略農場景區的獨特魅力,讓游覽效率與體驗感同步升級。
這件馬甲,更是暖心的“百寶囊”,裝著適配田園游覽的細致關懷 。馬甲的口袋里,除了創可貼、碘伏棒等應急醫療用品,還貼心備著防蚊蟲噴霧、濕巾與簡易農具手套——考慮到游客在稻田邊游覽易被蚊蟲叮咬,參與農耕勞作時可能弄臟雙手、劃傷皮膚,這些小物件總能在關鍵時刻派上大用場 。當有孩子在田埂上追逐嬉戲不慎擦傷膝蓋,工作人員立刻從馬甲中取出碘伏棒與創可貼,蹲下身溫柔細致地處理傷口;當游客好奇地想伸手觸摸飽滿的稻穗又擔心被葉片劃傷,他們及時遞上手套,笑著說“戴上這個,放心感受稻穗的質感,體驗一把農場的豐收喜悅” 。同時,他們手中的筆記本與馬甲形影不離,認真記錄下游客提出的“希望增加農耕文化科普講解”“農事體驗項目可適當延長時長”等建議,讓游客的聲音有處可訴、有處可尋,讓服務不僅有溫暖的溫度,更有貼合農場實際的扎實反饋力度。
![]()
在國慶中秋“雙節”期間,旅游高峰的考驗下,1955國營農場景區的這件多功能服務馬甲,早已超越了衣物本身的意義,成為景區“田園式服務”初心的象征。工作人員們身著它穿梭在景區各個點位,用專業與熱情,為八方游客打造了安全、文明、有序的田園游覽環境,讓每一位到來的游客,都能在稻浪清香與歡聲笑語中,收獲滿滿的溫暖與安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