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先做個廣告。知道國內最好吃的菠菜“原產”于哪里嗎?是上海師范大學農科專家選育出的“滬菠”系列品種,它們兼具高抗病性、耐熱性和耐低溫性,主推的“滬菠7號”“滬菠5號”和“滬菠10號”三個品種基本覆蓋周年種植,確保全年上市供應。而且,這種改良菠菜營養價值更高,既保留了菠菜的清香,又減少了苦澀味。
“滬菠”即上海菠菜,凝聚著上海農業科研人員的智慧。史料記載,菠菜最早是波斯人栽培的蔬菜,唐代時傳入我國,立即被廣泛栽種。魏征以嗜食菠菜著稱,連唐太宗李世民都感到驚訝。菠菜有個外號叫“紅嘴綠鸚哥”。你看,它紅色的根部,翠綠的莖葉,不正是與紅嘴巴的鸚哥有幾分相似嗎?
在傳統認知里,菠菜的草酸與豆腐的鈣質相結合,可能在人體內形成結石。但是,現代研究表明,菠菜富含的鉀、鎂及維生素K有助于促進鈣吸收和骨密度提升。焯過水的菠菜可以去除80%以上的草酸含量,所以,菠菜豆腐湯歷來是一道經典的家常菜。民間還有傳說,當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訪來到江南某村莊,貧困的農家不可能拿出山珍海味,只是把豆腐煎成金黃色,再加入菠菜熬了一鍋湯。乾隆直呼鮮美,問是什么菜,農婦隨口回答“金鑲白玉板,紅嘴綠鸚哥”。
以前,菠菜只有在天寒地凍的季節才能被裝進百姓的菜籃子里,有蘇軾的詩句為證:“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鐵甲。”這里的“波棱”即菠菜,這句詩形象地描繪了菠菜在北方嚴寒環境下,依然如鐵甲般堅韌生長的情景。在春晚上,白云自信地對黑土說:“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現在想來,這還真不是一句戲謔話。如今,菠菜一年四季都是新鮮的時令蔬菜,農科專家為市民送上的“秋菠”,不正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嗎?
原標題:《一年四季有“滬菠”丨新民隨筆》
欄目編輯:郁晶陶 題圖來源:吳小同 攝(資料圖)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王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