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無論是兄弟姐妹之間,還是親戚之間,凡是相處到最后,走向斷絕來往的,無非都是這么兩個原因:
一是,一直默默吃虧的人,不想吃虧了;二是,總想著占便宜的人,再也撈不到好處了。一方不愿再付出,一方得不到滿足,原本親近的關系,就會慢慢冷淡了,然后因為一些事就斷了。
說起這樣的案例,我家大舅的事,就是最真實的例子。
![]()
我大舅今年60歲,前兩年姥姥姥爺相繼走了之后,他就徹底跟親弟弟,也就是我小舅,斷絕了來往,是那種不再碰面和聯系的。逢年過節家族聚餐,兄弟倆從來不會同時出現。
就連我姥姥姥爺的忌日,他們也是一個上午去燒紙,一個下午去,故意錯開。好好的親兄弟,鬧到這份上,說起來也是讓人感到無奈。
我姥姥家三個孩子,分別我媽、然后是大舅、小舅,我媽比大舅大3歲,大舅比小舅大4歲。
打小大舅就比小舅懂事,那時候我姥姥家的條件一般,姥姥姥爺整天在地里做農活,而我母親小學畢業后,就跟著親戚去了城里打工,家里的那些雜活基本都是我大舅包攬的。
但是,姥姥卻很偏心,每次有好吃的,有新衣服,也總是先給小舅。就連我媽在城里打工掙錢買的一些東西,都是被姥姥優先給了小舅。
聽我母親說,我姥姥每次都是這樣教育大舅的:“你是哥哥,就得讓著弟弟。”而大舅也是真的懂事聽話,這么一讓就是幾十年,從沒跟小舅搶過什么。
![]()
大舅初中畢業后就沒書讀了,家里的資源都被姥姥拿給了小舅。
大舅在家務農了一年多,覺得掙不來錢,就跟我爸媽來了城里打工,一開始是在工地上干活,后來頭腦機靈的他,在工地附近開了家小賣部,后來賺了錢后,又盤下了一家中學門口的鋪子開了超市,生意越做越紅火。在20年前,就成了家里最先富起來的人。
反觀小舅沒啥本事,高中沒考上,就回家跟姥姥姥爺守著傳下來的幾畝地,可小舅不是個踏實本分的人,總想著來錢快。
種糧食種不好,然后想著養豬,可養豬也沒賺多少錢,后來折騰倒賣柚子,可花錢弄了個大倉庫,最后干了三四年才回本。
找媳婦也沒啥本事,要不是姥姥托人介紹,再幫忙出彩禮,養孩子,我小舅根本娶不到媳婦,養不了家。
大舅生意火起來后,小舅知道他有錢,所以每次回家時,小舅總是會哭窮,要大舅支持他一點。而姥姥很偏愛小舅,也是經常勸說大舅多幫小舅。
按理來說,哥哥條件好了,幫襯弟弟是應該的,但我大舅太聽父母話,一幫就沒個頭。
![]()
最早的幫忙,是07年的時候,小舅家翻新老房,那時候建材價格漲得厲害,小舅兩口子湊了半天還差一萬多。
而要一次性翻新好老屋,最少都要3萬多,那時候姥姥姥爺都沒啥錢了,小舅要不來,就拉著姥姥去大舅家借錢。
小舅不敢當面提,就要姥姥出面問大舅借錢:“你弟弟這輩子沒掙著啥大錢,這房不翻新小孩長大了就沒地方住了,你當哥的能幫就幫襯下。”
大舅知道小舅的難處,也疼姥姥操心,就湊了一萬塊錢借給他,沒寫借條,也沒約定時間,就讓他以后手頭松了再還。
蓋房期間,大舅時常回去幫忙搭把手,幫著算料、監工,就怕施工隊糊弄人,而小舅卻很會坑大舅,偶爾會讓大舅幫忙墊點零碎的材料費,大舅想著都是小錢,也沒好意思要。
房子翻新完,小舅說種地不掙錢,想在鎮上農貿市場租個攤位賣蔬菜,可沒經驗又怕賠本。
大舅覺得賣菜這筆農村瞎忙活踏實,就幫他去市場找熟人砍攤位費,還帶著他去周邊蔬菜基地摸清進貨渠道,教他怎么挑菜、怎么保鮮。
一開始小舅沒啥本錢,想買輛三輪車運輸都沒錢,大舅又大方贊助了三千塊啟動資金給他。
蔬菜攤開起來后,小舅也是慢慢開始賺錢了,不到一年,就從腳踩的小三輪換成了摩托三輪。可有錢了,他借我大舅那一萬多的債,卻從來提過還。
![]()
除了很關心小舅,大舅也關心小舅家的兒子,也就是我表弟。表弟高中畢業后沒考上大學,
小舅就來找大舅,想讓表弟去大舅的超市上班,學點本事。大舅沒法拒絕,就讓表弟跟著超市的采購學進貨,每月給2600元的工資,跟其他員工一樣考勤。
可我那表弟就跟小舅一樣,是個不安分的人,每天上班要么遲到早退,要么在倉庫里偷偷玩手機,有次進水果時沒仔細檢查,一大批橘子都爛了,直接讓大舅損失了兩千多塊。
大舅按超市規定扣了他當月獎金,大概也就四百元,沒想到表弟還覺得吃虧,轉頭就跟小舅告狀,說大舅故意針對他,不拿他當親人看待。
小舅也來氣,直接跑來跟大舅店里鬧:“不就爛了點水果嗎,至于扣我兒子錢?你開這么大超市還差這點?”
大舅跟他講道理,說規矩得人人遵守,小舅根本不聽,最后表弟自己撂挑子不干了,小舅還怪大舅“容不下自家侄子”。
但這事過后,小舅一有啥缺錢的,還是會第一時間找我大舅借,并且一直沒怎么還過。前前后后大舅借給小舅的錢,加起來最少都有七八萬。
一開始小舅還會說些感謝的話,后來漸漸覺得理所當然的,只字不提還錢。大舅想著都是親兄弟,也沒計較,可時間久了,越借越多,心里漸漸也有點不是滋味。
![]()
轉折點是7年前,大舅家兒子要結婚,買了房之后裝修還差五萬塊錢。
大舅也不想動用店里的流動資金,就想著小舅這幾年賣菜生意不錯,從小攤販變成了有店鋪的,手里頭應該是賺了不少錢的,于是就跟小舅提了一句,想讓他把之前借的錢還了,也沒讓他一次性還那么多,就還個三五萬也行。
沒想到小舅聽到大舅提還錢就裝窮,說:“哥,我哪有這么多錢啊?這年頭菜攤掙到錢都都投資開店了,真拿不出來了。”
大舅當時就無語了,因為他前幾天還聽說,小舅剛給表弟買了輛一萬多的摩托,怎么就沒錢了?不就不還,可沒過幾天小舅卻跟親戚抱怨說大舅怎么不地道,當初那些錢是大舅贊助,如今看見他日子好了,就硬說成借款了。
老家那些不知情況的親戚,被小舅這么一說,就認為我大舅沒人情味,這么有錢,還跟自家兄弟斤斤計較。而姥姥也主動打電話給大舅,叫大舅不要催債,就說那些錢給她老人家花的。
看到周圍人都幫小舅說話,大舅對這個兄弟情,就徹底心涼了。從那以后,大舅就不再對小舅有求必應了。
小舅有幾家飯店的蔬菜采購合作,一直都是大舅幫忙維持的。大舅不再幫忙后,小舅也不好好去搞好關系,最終合作了幾次后,就黃了,菜攤生意也不如以前。
自己沒本事造成的,可小舅反而怨氣很大,到處跟親戚說大舅“發達了就忘本”“連親兄弟都算計”,硬是把自己說成是受委屈的一方。
大舅一開始會跟解釋兩句,后來索性不吭聲了。因為那時候姥姥姥爺還在,為了老人安心,大舅不想跟小舅鬧掰。
![]()
直到兩年前,姥姥姥爺先后去世后,大舅才開始主動跟小舅決裂。
就拿辦理姥爺后事來說,小舅想讓大舅多掏錢,他覺得大舅條件好,多拿點是應該的,甚至還搬出大舅常年在城里,照顧老人少,就應該多出錢。
可大舅不吃這一套,直接說:“這些年我借你的錢,早夠抵我該出的份額了,這次我也不占你便宜,就一人一半,大家都公平。”
后事辦完后不久,大舅就跟小舅把話說開了:“以前的賬,我就不跟你要了,但以后我們就各過各的,互不打擾。”就這樣,兄弟倆徹底斷了來往。
好幾次大舅跟我們說起這事,眼里還是會泛起淚花,他說對于這種結局,他不是不難過,畢竟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可他實在不想再當那個永遠吃虧的人了。而小舅呢,卻依舊在親戚面前說大舅的壞話,但大家知道的事多了,心里都有數,誰也沒站他那邊。
你們說這事可悲嗎?原本最親的兄弟,最后鬧得老死不相往來。可細想想,這根源不就是那兩點嗎?大舅累了,不愿再吃虧了;小舅慣了,占不到便宜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