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你,塞北的雪》光影交錯中的斑斕意象。
《古詩·所見》。
調試演出燈光設備。
方明在調控舞臺燈光系統。
□文/攝 本報記者 王詠梅
光之所向,意之所達。龍江皮影戲舞臺燈光“流光溢彩”背后的故事,不僅是熱忱與付出,更是淬火成鋼——錘煉出凝心聚力、敢打敢拼的團隊之魂,譜寫出動人的“和聲”,為龍江皮影戲傳承與創新播下“希望的種子”。
追光所至 道出未盡之情
燈光是皮影戲的呼吸,每一次光影搖曳,都是角色未及言說的心事。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禿尾巴老李》作為唯一進京演出的皮影戲,一炮而紅!與此同時,龍江皮影戲的舞臺燈光亦在業內備受贊譽,可謂獨樹一幟。
“承載著光榮與夢想,龍江皮影戲的舞臺燈光實現質的突破,在于將燈光提升為‘無言的敘事者’,追求‘此處無聲勝有聲’的藝術真諦。”龍江皮影戲省級非遺傳承人王沛說。
舞臺上哪吒與三太子酣戰對峙,而此時兩束光各據一方,儼然是“楚河漢界”,雙營列陣——幽藍波光宛若深海,赤紅波光恰似烈焰,水火特效構成極具沖擊力的視覺場景……其不僅僅是色彩的強烈反差,更寓意角色的鮮明個性和內心世界,將這場巔峰對決推至了頂點……這正是龍江皮影戲《哪吒與三太子》“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經典意象。舞臺燈光彷佛一只“無形的手”,強化了劇目的戲劇張力,也悄然引領觀眾的情感共鳴。
“在皮影戲演出中,光和光是會'打架'的,傳統舞臺燈光和投影機光源存在兼容性的挑戰,但經過精心設計、編排,這兩種光亦能奏響‘光的協奏曲’,創造出令人稱嘆的視覺呈現效果。”龍江皮影戲舞臺美術設計師方明道出精妙所在。
二者成功融合與創新,不乏案例:創作者根據劇情需要,精準調控光色的冷暖、強弱、色彩等關鍵性因素,有效增強劇目藝術感染力。如《哪吒與三太子》海底龍宮美輪美奐,《我愛你,塞北的雪》光影交錯中的斑斕意象,皆令人印象深刻。投影技術應用,則巧妙地解決傳統皮影戲中場景切換“黑屏”問題,使轉場更為流暢自然。與此同時,借助追光、切光、漸明漸暗等燈光技術,實現了“無言敘事”的戲劇張力,推進情節層層遞進。由此,漸次構建起龍江皮影戲舞臺燈光“多層次、動態化”的獨特光影體系。
光影敘事 “牧童夢境”驚艷四座
在尊重古詩原作的基礎上,創作者進行藝術再創作重構“牧童夢境”,既延展了古詩意境的聯想空間,也為光影敘事勾勒出綺麗夢境埋下了伏筆。
龍江皮影戲的舞臺燈光,從不只是照明,它更是一位“無言的敘事者”。在舞臺燈光系統操控臺前,方明指尖輕推調光桿,在幽暗之中劃出一道靈動的光之軌跡——通過其精準控制舞臺燈光光線的強度、角度與色彩,以光為筆,寫意虛實,以紅、藍、黃、綠、紫等豐富而靈動的六組動態燈光組合,映照出牧童夢境之旅。觀眾彷若身臨其境,品味夢醒時分的悵然回甘……正如觀眾于爽所言: “我從未想過,一首熟悉的小詩,竟能以這樣的方式呈現,如此觸動心弦。”
光影流轉,戲韻萬千。《古詩·所見》創演打破了傳統皮影戲的敘事主題,賦予古詩以光影的視覺呈現效果與審美表達,直抵“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詩境內核。正因為這樣的創新,使經典意象的現代表達有了“無限的可能”。
淬火成鋼 錘煉團隊之魂
簡潔、輕便、實用,是龍江皮影戲舞臺燈光系統的核心特質。其看似樸素無華,卻蘊含著深刻的藝術智慧——簡潔,舞臺燈光力求“化繁為簡”服務于劇目;輕便,適應演出流動性、場地限制的必然選擇;實用,則體現了在有限條件中創造無限的務實精神,以“盡可能少的投入”實現高質優效。
“我們的燈光設備,既要考慮影窗上燈箱的承重量和靈活組合,也要便于攜帶和運輸……”龍江皮影戲市級非遺傳承人康然然介紹說,正是這樣的要求,促使團隊形成了高效協作的作風。從裝臺、調試,到演出、道具裝運,整個流程行云流水,每個人既各司其職又攜手協作。團隊在一次次的實踐中淬火成鋼,在藝術熔爐中錘煉出團隊之魂。
“好鋼用在刀刃上,我們自己制作主光源,沒有高價外包,讓每一分投入都有物有所值……”方明介紹說,“如何用經濟、實用的材料打出所需的光效,讓視覺效果更好地呈現給觀眾——這是我們始終追求并不斷探索的課題。”
實戰礪劍,團隊的凝聚力與創造力在磨礪中同步躍升。
“單打獨斗,我們或許不是最強的,但只要心在一起,勁兒往一處使,我們整個團隊就是最強的!”王沛的話語擲地有聲。一個人有了靈感,往往能激發眾人的嘗試與探索;各抒己見,不同的靈感在碰撞中擦出“火花”,迸發出新的創意;最終,這些聲音匯成和諧的“和聲”,引領團隊朝著心中“共同的目標”前行。
光影相傳,匠心塑魂。一代代龍江皮影人,以傳承為根脈,以創新為長翼,于堅守中淬煉,在求索中前行!他(她)們追逐光,更終成為光,將自己融入、成為了光影故事里,最動人的那束光。
◎記者手記|“和聲”的力量
王詠梅
采訪中,王沛的一句話深深地打動了我—— “單打獨斗,我們或許不是最強的,但我們的心在一起,勁兒使在一起,我們整個團隊就是最強的!”那一刻,我仿佛看見龍江皮影人,正匯聚成“和聲”的力量。
午后的陽光灑滿會議室。“我可以補充一點!”“那個細節我們可以這樣實現!”龍江皮影戲研討會正熱烈進行。與會者暢所欲言,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迸發靈感。“一個人可能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我們珍惜每一個聲音,哪怕它是一個尚不成熟的構想。”王沛如是說。
“和聲”并非整齊劃一的齊唱,而是不同聲部在保持各自個性的同時又彼此呼應,最終融合成任何獨唱都無法比擬的豐富層次。正如森林因草木的多樣性而繁茂,創新的沃土也渴求多元化創作靈感的綻放。獨奏,固然優美,但唯有“和聲”,才能響徹云霄!
“用好每一分的投入,辦盡可能多的事”,是龍江皮影人共同的價值觀。當一顆顆心緊密相連、當團隊并肩前行,便凝聚力起了戰之能勝的強大動能。
正因為如此,影人在舞臺上被賦予了“炙熱的靈魂”。我們所看到的,不僅是劇目創演、新技術的創新,更有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感悟與傳承創新。光影相傳,一代代龍江皮影人追尋光、成為光,這一束光,不僅照亮了他(她)們傾情付出的舞臺,更照亮了龍江皮影戲創演的未來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