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腦海中天馬行空的夢境完美呈現?著名導演郭靖宇在他監制的《唐朝詭事錄之長安》中找到了答案——虛擬制作技術。他說:“我們用它拍攝了一場曾讓我完全不知該如何呈現的夢境,最后效果非常出色。”據悉,作為近年來在國內影視項目中應用愈發廣泛的新興技術,虛擬制作正深刻改變著影視創作的形態。
![]()
虛擬攝影棚內
近日,在橫店影視節期間,紅星新聞記者實地探班了愛奇藝在橫店的首個虛擬攝影旗艦棚,愛奇藝副總裁、智能制作部負責人朱梁,導演郭靖宇,美術指導張繼堯以及恒星引力導演杜林等業內人士也就虛擬制作的應用進行了分享。
愛奇藝的首個虛擬攝影旗艦棚位于橫店影視產業園內,占地2500平米,其核心是一塊總面積達520平米、高達12米的巨型LED屏幕。

虛擬制作拍攝中
何為“虛擬制作”?簡而言之,它是通過先進技術手段模擬真實場景,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傳統拍攝中難以實景呈現的場景,往往依賴綠幕配合后期特效。而虛擬制作則以實時顯示畫面的巨型LED屏幕取代綠幕。演員無需對著綠幕想象,可以沉浸于屏幕顯示的逼真場景中進行表演。其核心優勢在于將視效后期工作前置,實現“所見即所得”的成片效果,對強視效類項目極具吸引力。在海外,迪士尼、奈飛已推出多部運用該技術的劇集。
在國內,愛奇藝、優酷等平臺也在積極探索將虛擬制作應用于商業劇集。例如,張頌文、白百何主演的《清明上河圖密碼》中,共有8個場景采用了虛擬制作。愛奇藝自2021年至今,已完成包括《大夢歸離》《與晉長安》《云襄傳》《云之羽》等十多部影視項目的虛擬制作。
![]()
《大夢歸離》拍攝現場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相比此前業界熱議的虛擬制作“降本增效”功能,此次行業人士的關注點已轉向它如何突破物理限制、優化美術畫面、升級創作體驗。
朱梁提到,光影控制是影視拍攝的關鍵。實景拍攝中,理想的光影往往稍縱即逝,而虛擬制作則讓“稍縱即逝”變為“隨時可得”。除了屏幕自身作為光源,這塊巨型屏幕還特別設計了開孔,主光燈可從中投射,精準模擬不同時段的太陽光,“導演可以隨時調整光源效果,并反復拍攝,真正突破了實景拍攝的物理局限。”
![]()
朱梁介紹虛擬制作
郭靖宇透露,在即將上線的《唐朝詭事錄之長安》中,正是虛擬制作技術成功呈現了那個曾令他束手無策的夢境場景。其出色效果讓他信心倍增,并決定在剛剛開機的《煙雨神游記》中大規模應用該技術。
![]()
郭靖宇強調:“虛擬制作最重要的價值之一,是幫助作品確立美學方向。它將傳統拍攝模式下的‘不可能’變為‘可能’,在關鍵場景使用,能極大釋放整部作品美學風格設定的自由度。”
![]()
郭靖宇
恒星引力導演杜林則更看重虛擬制作解決實際創作難題的能力。他舉例正在播出的《天地劍心》,其中重要的“修羅堂”場景便是虛擬制作的成果。杜林介紹:“虛擬制作打破了實體搭建的空間限制,讓這個場景得以精準落地,效果直觀可見。”
美術指導張繼堯深度參與了《云之羽》《大夢歸離》的虛擬制作。他認為,一個具備美學獨特性的創意構思是嘗試虛擬制作的前提。對美術工作者而言,該技術提供了快速試錯的機會,極大加速了創意實現的進程,而且“在性價比上遠勝于依賴昂貴置景和復雜翻景流程的傳統方案”。
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峰 編輯 蘇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