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大媽最近犯了愁。走親訪友時,身邊的鄰居悄悄提醒她:“你身上一股怪味,比以前重了。”起初,她以為是衣服沒洗干凈,可無論怎么清洗、換洗,味道還是若有若無。她倍感尷尬,主動拉開與他人的距離,甚至連孫子都不愛靠近。
傍晚在小區遛彎時,跟劉阿姨聊起,才發現不僅她自己,身邊好幾位年過五旬的鄰居也遇到類似問題。大家心里都在琢磨:“為什么年紀越大,身上的味道越大?”
![]()
這到底是身體問題,還是生活習慣出了錯?背后隱藏著哪些健康信號?尤其是第3個習慣,大多數人都忽略了。
不少人以為,體味重只是“老化”的一種自然現象,甚至用香水、清新劑來掩蓋。但事實并非如此。其實,老人味很可能反映了身體的某些變化,甚至是健康狀況發出的早期信號。
如果能在55歲后及時調整生活習慣,遠離下面這3個壞習慣,不僅能減少“怪味”,還可能幫助你遠離疾病,生活更自信、與家人關系更親密。尤其是第三點,相信你聽得少、做得也少,今天就來揭開它的真相。
說到“老人味”,不少人都訕訕一笑。可你知道嗎?權威研究表明,6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中,約有57.3%出現不同程度的體味加重。這種“怪味”醫學上稱為“不飽和醛類體味”,主要由身體代謝下降、皮膚分泌物變化、飲食習慣以及慢性疾病共同導致。
![]()
北京協和醫院老年醫學中心主任王一紅教授指出:隨著年紀增長,皮脂腺分泌減少、皮膚屏障功能受損,皮膚的新陳代謝速度變慢,部分老年人還會因慢性疾病產生特殊體味。例如糖尿病患者的“爛蘋果味”、肝腎疾病患者的氨味和尿味等。
不僅如此,不良生活習慣會使得體味加重。一項針對2200位60歲以上老年人的跟蹤研究發現,長年攝入過多高油高鹽食物、經常不清理腋下/隱蔽部位、忽視內衣更換的人,體味發生率比生活習慣健康者高出36.8%。
長期體味異常,不只是困擾社交這么簡單。它很可能提示皮膚感染、糖尿病、肝腎代謝異常等健康隱患。老人一旦發現體味較重,可別只想著掩蓋味道,更要關注背后的健康風險。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醫學研究確認,生活習慣和“老人味”密切關聯。特別是以下3個常見習慣,如果不及時遠離,味道會大大加重,健康問題也隨之而來。
清潔習慣差,隱蔽部位清洗不到位。
不少老人覺得自己年紀大了,流汗少,不容易臟。實際上,人身體在代謝過程中,腋下、腹股溝、腳等部位會分泌大量皮脂、汗液。
如果2天以上未清洗,易滋生細菌產生異味。哈佛大學一項調查顯示:每周洗澡次數低于2次的老人,有“怪味”困擾的概率高達62.4%。
長期高油高鹽飲食。
很多人喜歡咸菜、臘味、重口味下飯菜。這類食物富含鹽分、香料和油脂,會加重體內代謝負擔。當肝腎功能老化時,代謝產物隨汗液、皮脂排出,結果就是身體容易出現“老人味”。
![]()
2022年《臨床老年醫學雜志》數據顯示,65歲以上老人如每日鹽攝入量超8g,“異味”組比例比攝入量低者高出41.7%。
長期忽略口腔與足部衛生。
被很多人忽視的“口臭”、“腳臭”,正是形成“老人味”核心源頭。年紀大牙齒松動、清潔不到位,牙齦發炎導致難聞氣味。再加上鞋襪潮濕、不常更換,真菌滋生,令腳氣、腳臭難以消除。這兩處的“異味”極易在家庭、密閉空間中蔓延,成為“老人味”主要元兇。
而根據中華口腔醫學會2021年統計,65歲以上國人有40.2%存在口腔衛生不良現象,這與體味怪重形成高度相關。
“老人味”并不是不可逆的。“遠離上面3個壞習慣”,可以大大改善身體氣味,還能幫助預防相關疾病。綜合《中老年人健康生活行為指南》和多位臨床專家建議,為大家整理出以下簡單有效辦法:
堅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
建議55歲后洗澡頻率保持在每周2-3次及以上。特殊季節或運動后可適度增加次數。著重清洗腋下、腹股溝及腳部等易出汗、油脂分泌多的部位。貼身衣物、襪子至少2天一換,避免細菌滋生。
改善飲食結構:
減少咸菜、臘制品、油炸食物攝入。每日食鹽攝入量控制在6g以內。食譜以新鮮蔬菜、富含膳食纖維和優質蛋白為主,少食辛辣刺激食品。多喝溫開水,保持體內良好代謝。
重視口腔、足部保健:
堅持早晚刷牙、餐后漱口。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及時處理牙病,避免腐爛食物殘渣滯留。鞋襪保持干凈、透氣,勤洗勤換,發現腳氣應及時護理。足部易出汗者可用醫用爽身粉適當吸汗。
![]()
適量運動、維護代謝健康:
有氧運動促進新陳代謝,有助于身體排毒。建議選擇慢走、太極、輕度家務,每天累計30分鐘左右。長期堅持,體味會明顯輕些。
充分通風、適度沐陽:
房間定期開窗通風,衣物常曬太陽,有助于抑制細菌繁殖,減少異味產生。被褥、枕頭也要定期晾曬,避免積聚潮濕和皮脂異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