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首相接待特朗普,舉止“失格”上了新聞,我看完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原子彈落在廣島和長崎時,日本人有恨過美國人嗎?
![]()
這個問題,擱在八十年前的日本,答案可能很復雜。但是擱在前不久的東京迎賓館,答案卻簡單得讓人發笑——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正對著特朗普,笑得比櫻花還燦爛。
高市早苗不僅笑臉相迎,還獻上一份讓全世界目瞪口呆的“大禮”:拍著胸脯說要幫特朗普爭取諾貝爾和平獎。
這事兒荒誕到了什么程度呢?好比有人往你家里扔過炸彈,八十年后,你不但不記仇,還要給他發個“最佳鄰居獎”。
并且高市早苗在說這些話時,表現異常興奮。態度之謙卑,語言之謹慎,盡顯“奴仆”本色。難怪網友說:“服務真周到啊!見過舔的,沒見過舔得這么專業的。”
![]()
對此,有部分日本網民也表達了反對的看法。有日本網民表示:“這位引發了加沙屠殺和烏克蘭混亂的美國總統不配獲得諾貝爾獎,提名他就如同日本默許加沙屠殺一樣。”
一、諂媚也要講基本法
看看高市早苗的表現,簡直能寫進《諂媚學教科書》。在特朗普任期內,中東打得一塌糊涂,加沙血流成河,這都是明擺著的事實。
結果到了高市早苗的嘴里,特朗普居然成了“和平使者”,這還真是“人不要臉,天下無敵了”,更讓人看不下去的是那個接待場面。
![]()
高市早苗亦步亦趨地跟在特朗普身后,笑容標準得像是用尺子量過的。日本網友自己都看不下去了:“我們選的是首相,不是迎賓小姐”、“上躥下跳,像一只猴子”、“這也太丟人了”!
二、從“不敢夜會男政客”到“被抱跳轉圈”
最諷刺的對比來了,高市早苗曾公開表示,因為自己是女性,晚上都不敢和日本男政客會面,怕被小報造黃謠。
可看她在特朗普面前的表現——被特朗普一把摟住時,她全程面帶笑容;聽到特朗普的夸獎,她竟開心地跳起來轉圈。這套動作行云流水,連美國第一夫人有時都不愿做,高市早苗卻做了。
三、歷史的輪回:從“南洋姐”到“首相迷妹”
這一幕,讓人不禁想起日本歷史上那些辛酸往事。二戰結束后,日本經濟崩潰,大量日本女性被迫下南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南洋姐”現象。
![]()
更不堪的是,日本政府當時甚至成立專門機構,招募本國女性為美國占領軍提供服務。這些女性被官方稱為“特別挺身隊員”,成了國家層面的犧牲品。
歷史的輪回總是帶著殘酷的諷刺,當年日本政府用女性的身體來討好美國,如今高市早苗用近乎同樣的諂媚來討好特朗普。區別只在于,一個是被迫的生存之道,一個是主動的攀附之術。
四、賠本買賣做得挺開心
這還不算完,高市政府的“諂媚套餐”還包括一系列讓人看不懂的操作。砸重金幫美國開發稀土,美其名曰“戰略合作”;國防預算蹭蹭往上漲,說是要“深化同盟”。
![]()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就是在給美國的印太戰略買單。網友比喻得很形象:“這哪是同盟,分明是主仆。美國是開店的,日本是打工的,不光要自備工具,還得倒貼錢上班。”
五、尊嚴不是討來的
說到底,一個國家該怎么贏得尊重?是點頭哈腰,還是挺直腰桿?歷史早就給出了答案。網友們說得好:“你越跪著,別人越把你當凳子;你站起來,別人才會把你當人看。”
看看國際社會上那些真正受尊重的國家,哪個不是有自己的主見、敢說“不”字?一位資深外交官說得直白:“靠討好換來的關注,永遠比不上靠實力贏得的尊重。”
留給后來者的思考
高市早苗剛當上首相,對外說:“要在世界外交中綻放出日本外交獨立的花”。這話現在看來,簡直是能讓人笑死。
![]()
說到底,高市早苗的表面是一面鏡子。它照出來的,不只是一個人的失態,更是一個值得所有國家警惕的現象。
如今這場外交鬧劇還在繼續,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靠討好維系的關系注定長不了。畢竟,誰會把一個連自己都不尊重的人當回事呢?
不過,歷史真的很有趣:當高市早苗奮力為特朗普爭取“和平獎”時,不知她是否還記得廣島和長崎上空綻放的那兩朵蘑菇云。在一部分日本“精英”的敘事里,恰恰是它們,給美日帶來了“和平”。
這,難道就是高市早苗想為特朗普申請“諾貝爾和平獎”的真實原因嗎?連這樣的記憶都能拿來換取政治諂媚,難道她真實的目的是想對“諾貝爾和獎”進行最大諷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