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獲悉
中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詩人
圣野(周大康)
于2025年11月1日上午9點41分
在上海市普陀區中心醫院逝世
享年104歲
![]()
代表作入選小學教材
享有“中國兒童詩泰斗”美譽
周大康,原名周大鹿,筆名圣野,1922年出生于浙江東陽,曾任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編審、《小朋友》雜志主編等。
近80年創作生涯里,他以活潑童趣的赤子之心為幾代讀者寫下大量詩歌、童話、寓言等作品,出版了60余部作品集。代表作《歡迎小雨點》《春娃娃》等多次獲獎并入選小學教材,在一代代小讀者中廣為傳誦,是許多人的集體回憶。
![]()
2009年,圣野榮獲第23屆“陳伯吹兒童文學獎”的“杰出貢獻獎”。2021年榮獲第33屆“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的“特殊貢獻獎”,享有“中國兒童詩泰斗”美譽。
除了詩歌、童話、寓言等作品,圣野也撰寫了不少理論、評論文章,出版《詩的散步》《詩的美學自由談》等理論集。“你問我是什么力量促使我永不停步,那就是我這一顆對詩歌藝術的熱愛之心。”
![]()
百年前的浙江東陽李宅鎮,是一個有500戶人家的江南大鎮。神壇街有一戶周姓農家,1922年,家里誕生了一個男孩,排行第六。東陽話里,“六”與“鹿”同音,家里人叫他“大鹿”“鹿鹿”。
在大鹿的記憶里,小時候,自己家的門口,常年掛著一張“詩禮傳家”的斗方。對六兄弟,父母有個要求:每個孩子至少讀到小學畢業。
大哥讀過《聊齋》,一有空就給大鹿講蒲松齡筆下的奇聞逸事。五哥槐庭和大鹿相差三歲,對他影響最大。除了結伴上學,他倆還會參加一些簡單勞作,采棉花、摘絲瓜,干完農活,就在田間嬉戲,時常帶些會蹦會跳會唱歌的小動物回家。童年的大鹿沒有寫過詩,但與閱讀、大自然做朋友的時光,就是一首永遠寫不完的詩。
![]()
東陽李宅明清古建筑群——圣野家鄉
讀了幾年私塾之后,周家父母把槐庭、大鹿兩兄弟送進了李宅小學。在李宅小學,大鹿學唱的第一首詩,就是登在《小朋友》創刊號上,由陸費逵作詞的《小朋友》。誰也不會想到,這個愛看《小朋友》雜志的周大鹿小朋友,后來成了一位叫圣野的詩人,成了《小朋友》的主編。
當年的李宅小學,離李宅宗祠很近。宗祠西側有段高踏步臺階,上頭的青色板石條,被村民們磨得锃亮。圣野把它叫作“百步階梯”,多年后為它寫了一首詩:
村里最好玩的地方
要數那一條百步階梯
爬上梯頂
可看到村子的全景
走下階梯
能聽到祠堂的大戲
我喜歡來到階梯
上上下下
做著一個
最最快活的游戲
2017年,96歲的圣野還曾回到故鄉、母校,和孩子們一起寫童詩、朗誦童詩,分享童詩帶來的快樂。
沒有童心,就沒有兒童詩
圣野開始寫詩,是在中學時代。
當時,金華中學為了躲避敵機空襲,搬遷到了鄉下。1941年秋天,圣野在金華蒲塘念高一,到書局買了一本《詩創作》,讀到了艾青的詩,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他與高中同學發起組織“蒲風詩社”,編印《蒲風》油印詩刊,有一回,詩興大發,一晚上連著寫了19首詩。不久,他寫了一首回憶童年的詩,寄到報社。
1942年3月23日,《前線日報》“學生之友”版發表了這首《悵惘》:
白天
我自記憶的柵欄里牽出白羊
撫摩他,愛他,惜他
然而,事實擯棄了他
悵惘撒下了網
夢里
白羊自來湊近我了
親我,愛我,吻我
忽然,白羊被隔開了
我詛咒那一道“真”的墻
我又成了悵惘的俘虜
![]()
高中三年級時,圣野的同學魯兵從浙南流浪回來,拿著一份自編自印的《岑風別刊》作為見面禮。他們一起暢談文學理想,一起朗讀珍藏在案頭的手抄本:艾青的《透明的夜》《大堰河,我的保姆》和田間的《給戰斗者》等。兩人很快有了共同語言,自寫自刻自印,辦起了油印的文藝刊物《岑風》。
1945年,圣野考入了浙江大學師范學院英語系。大學時代,他和魯兵一起在《中國兒童時報》擔任兒童版的義務編輯,他與孩子們的聯系變得密切起來。圣野自己也漸漸摸到了寫童詩的門路,所創作的兒童短詩《他睡》和一組散文詩《感情的花朵》等發表在上海《新民報》副刊“夜光杯”上。
此后,《浙江日報》副刊“江風”、《當代日報》的“學生園地”、《天行報》副刊“原野”等一批報紙副刊也常常刊用他的詩稿。
1947年圣野的第一本兒童詩集《啄木鳥》問世,以“旗社詩叢”的名義出版發行。詩集收錄了他的57首短詩,已初步顯示出圣野兒童詩的特色,其中還有一些諷刺詩,亦以兒童口吻寫出。這些詩,是圣野兒童詩寫作的最初成果。同一年,他還編選出版了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部兒童詩選《小母親》。
![]()
1948年,圣野先后出版了他的第二第三本詩集:《小燈籠》和《列車》。《小燈籠》的兒童詩味更濃,收入的36首作品,都以“小妹妹”為小主人公,用詩的語言展示了更多的童心、童趣、童情,得到頗多贊譽,著名九葉詩人唐湜亦在《中國兒童時報》上專門寫了詩評。
在詩集《列車》中,他則融入了更多對生活的思考,而又不失兒童詩的意趣,如:“狗咬醒了黃昏/黃昏又咬醒了我”(《黃昏》),“我穿著衣服/像穿著一身荊棘/一身的蛇”(《黑夜》)。
從《啄木鳥》《小燈籠》到《列車》,可清晰地看出圣野在兒童詩的創作上,一步一步留下由淺漸深的印痕。可以說,圣野是我國兒童詩寫作的力行者與開拓者。
新中國成立后,圣野調到少兒出版社任編輯,后又長期主編《小朋友》雜志,先后創作出版了60多本兒童詩集。
![]()
《小朋友》創刊號封面
圣野喜歡一邊走路,一邊構思詩。有了詩就要停下來寫,走走停停,有長有短,走的路多了,詩也寫得多了,逐漸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體,名之為“新長短句”。它介乎詩和散文之間,沖破格律的束縛,意到筆隨,長短隨意,行云流水,無拘無束。他也常常拿新寫好的新長短句,到孩子中間去朗讀,這些熱情而奔放的詩句,也點燃了孩子們心中的理想之火。
1991年,圣野出版了詩歌美學理論探討集《詩的散步》,與讀者分享了自己從幾十年詩歌創作實踐中所提煉出的詩歌美學觀,包括詩人必備的基本素質、詩歌創作的一般過程、詩的個性表現與創新等,且有相當篇幅是探討兒童詩創作的。
圣野認為,沒有童心,就沒有兒童詩。從“孩子們”寫到“我們”,是詩人自己親切地完成了向兒童世界的轉化。值得一提的是,這部作品是以自由詩、散文詩的形式寫成的,這些自由體詩本身也成為了支撐他詩歌美學論述的具體范例。
![]()
圣野在寫作
一起重溫
那些年曾讀過的
圣野先生的經典作品
《歡迎小雨點》
來一點
不要太少
來一點
不要太多
來一點
小蘑菇撐著小傘等
來一點
小荷葉站出水面來等
小水塘笑了
一點一個笑渦
小野菊笑了
一點敬一個禮
![]()
《我是春天一只鳥》
一只手
爺爺牽著
一只手
奶奶拉著
我是春天一只鳥
兩腳離地
飛得高
《會叫的鞋子》
我的鞋子真好笑
走起路來嘰嘰叫
小貓把我當老鼠
跟在后面喵喵喵
不少網友表示
自己是讀著圣野先生作品長大的
紛紛悼念大師的離去
永遠懷念!
![]()
圣野曾說
中國是一個偉大的“詩國”
孩子們的成長離不開詩的滋養
他要用不老的童心
寫出美好的童詩
獻給可愛的祖國花朵
一路走好!
來源:新聞坊、浙江新聞、文匯報、中新網、兒童詩歌、長江日報、網友評論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