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9時41分,著名兒童詩人圣野(周大康)因冠心病致心臟衰竭在上海逝世,享年103歲。
![]()
周大康,原名周大鹿,筆名圣野,1922年2月16日出生,浙江東陽城東街道李宅社區人。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少年兒童出版社原副編審、《小朋友》雜志主編,退休后長期擔任《兒童詩》編委、顧問,《中國童詩》名譽主編,致力于少年兒童的詩歌創作輔導和推廣工作。
其著有詩集《歡迎小雨點》《春娃娃》《圣野詩選》等40余部,散文集《媽媽的叫聲》《詩緣》等,評論集《圣野詩論》等;主編《中國兒歌大系》“華東卷” 等百余部兒童文學讀物。2009年獲第23屆陳伯吹兒童文學杰出貢獻獎,2021年獲第33屆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特殊貢獻獎。
![]()
2024年7月31日,《東陽日報》6版《大家》曾刊發《他的兒童詩,在回家的路上》一文,通過拜訪中國著名兒童詩人圣野的三女兒周曉波教授,深入展現了這位百歲詩翁跨越八十余年的創作歷程與赤子情懷。
![]()
《他的兒童詩,在回家的路上》
□炎子
晴空百里,烈日當空,又是一個炎炎赤日。
為了之前商定的“中國圣野兒童詩之家”具體落地有關事宜,市圖書館館長韋戀華一行四人,驅車直奔設在金華北山腳下的浙江師范大學教師居住小區——麗澤花園。
中國著名兒童詩人圣野的三女兒周曉波教授已迎候在門口。
![]()
落座后,洪鐵城先生簡單地把一行人作了介紹,并把來意作了簡單說明。他說:“我們這次專程跑來,主要想聽聽您對“圣野兒童詩之家”有些什么想法,有些什么意向性思路?”
周曉波教授對東陽圖書館創辦“中國圣野兒童詩之家”之舉表示感謝。她說:“故鄉東陽能夠做這個事情,我父親很是開心,這也是他老人家的心愿,大好事,終于有個‘落腳之地’,我們作為子女的也很是感謝。”
洪鐵城先生說:“圣野先生是我整整40年的老朋友了,我們去上海看他,他很開心,103歲,精神狀態極好。”
我插話:“著名兒童詩人圣野先生不只屬于東陽,更屬于中國。”
戀華說:“我是圣野先生的同鄉,家也在李宅。而且與圣野先生是校友,我也是李宅小學畢業的。”
就這樣,大家的交談進入了無拘無束的輕松氛圍當中。
說起父親寫詩,周曉波的話匣子一下就打開了。她說,父親從1942年發表處女作開始,至今寫了八十多年詩歌。讀高中時他與魯兵特別喜歡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田間的《給戰斗者》,新中國成立后轉向兒歌創作并著了謎。退休之后父親自己辦了手抄版的《詩迷報》,A4紙那么大,開始時一字一句全是他自己用手工抄寫,需要插圖的地方找好朋友過來幫忙。速度快極了,三五天就有一期面世。每期出來后,他就將散發著油墨清香的《詩迷報》寄給每位作者、寄給兒童詩研究家,郵費都是他自己掏腰包的。
老人家從不計較,憑的是對孩子的喜歡,對兒童詩歌的熱情。后來有電腦了,就改用電子排版,再加上插圖,一份份美美的兒童詩報,看上去不亞于正規出版的報紙。就這樣帶著圣野老人家的體溫,飛向全國各地,一共辦了300多期……
洪鐵城先生問:“不知圣野老師的藏書、藏品、藏物有多少,需要多大面積來布置?普通的書用普通書柜陳列,貴重的書用加玻璃門的書柜陳列,至于圣野老師的著作、手稿、獎品證書等等,肯定得用展柜為妥。除外,最好還應該有圣野老師寫作用的桌椅與休息睡覺的陳設。您說是不是?”
韋戀華接過話茬:“我們新館已結頂,預計2025年開館。新館很高,很大,面積是絕對不會有問題的。”
洪鐵城先生說,不是擔心面積問題,而是需要知道到底有多少展品,應該怎么布置,包括圖片、生活器具、影像資料等等。有具體的數量,分門別類地列出清單,才能做好布展設計。
周曉波是圣野先生的三女兒,1953年8月生于寧波,1982年浙江師范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主要從事兒童文學教學與研究。因為是浙師大人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浙師大兒童文化研究院兼職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所以她對于我們擔心的事早已成竹在胸。
她說她給父親寫過傳記,對父親的東西較為了解,生活器具,用了幾十年的桌子、沙發,包括藏書及手稿等等,都在上海家里。
關于圖書館的設計周曉波給出了意見。她說最好是分階段:第一階段是從兒童時候開始寫作到發表處女作;第二階段從參加金蕭支隊到部隊轉業,這期間出版的《歡迎小雨點》是成名作,被浙江省軍區評為業余創作一等獎;第三階段是到了20世紀80年代后,應該是創作高峰,重要著作都在這個時期產生的;第四階段……
![]()
圣野向解放日報讀者問好。她的意見得到了大家一致認可。韋戀華將他們對“中國圣野兒童詩之家”的具體安排作了說明,并把手機里的圖樣打開來給周曉波教授觀看,大致上確定安排在青少年閱覽區邊上,當然也可以考慮在其他位置設立圣野先生的著作、藏品、藏書、圖片、影像資料及生活器具等展廳……
周曉波看了后,頻頻點頭。
洪鐵城先生說,需要精心的梳理和專業的展陳布置,要將一個全國聞名的豐富的精神財富搬回去之后用最好的方式展現給大家。而后又表示,“中國圣野兒童詩之家”接下來有許多工作要做,建議東陽圖書館成立一個工作小組,將“中國圣野兒童詩之家”相關工作一步步的落在實處。
洪鐵城先生很誠懇地問周曉波女士:在你看來,你父親在中國兒童詩壇,應該屬于哪個層次?
周曉波想了想認真地說:“魯兵老師的兒童文學作品質量很高,兒童詩、童話故事包括兒童文學理論都很全面。我父親擅長兒童詩的創作,一生寫了上萬首,其數量之多恐怕可以稱得上‘罕見’兩字。我覺得我父親就是為兒童詩來到這個世界的。他一輩子寫兒童詩,當兒童詩雜志編輯。他主編的“親親叢書”二十種,總發行數超過百萬冊。他有過不少名氣較大的作品,例如被人稱之為中國兒童詩歷史上杰作的《小燈籠》《歡迎小雨點》等等,有一些還被翻譯到外國去了。他的《春娃娃》《秋姑娘》《夏弟弟》《冬爺爺》反響巨大,被稱之為兒童詩的‘四季套曲’。我媽說我爸什么都不會,除了老老實實埋頭搞創作。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都獻給了他所熱愛的兒童詩。”
洪鐵城先生說:“我雖然不會寫兒童詩也不研究兒童詩,但在我的心目中、視野里,圣野老師應該屬于中國兒童詩創作中最頂級的詩人。”
周曉波笑瞇瞇地點頭應聲:“差不多吧!”
圣野已正式出版詩文集七十多部,《童心浪漫耀詩壇:圣野》一書作者王享良稱他為“目前中國資歷最老、作品最多的兒童詩作家”。
中國著名兒童詩作家、翻譯家任溶溶先生曾經這樣贊場圣野:“對詩的熱情,世界第一!”
我認為,撇開他們之間的父女關系,以一個兒童文學理論家的角度看,周教授對圣野先生的兒童詩的評價,很客觀。
我在20世紀80年代就讀到過圣野先生的兒童詩,后來從朋友處得知他是東陽人,心里就不自覺地產生了強烈的自豪感。這次有幸能拜訪圣野先生的女兒,也是與他結緣了吧!
編輯:嚴格格
二審:董之震
終審:陳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