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覺不知道該寫點什么了,雖說是個人號,但是發的東西太雜了。咨詢了一下別人,說是文字要控制在1500字左右。我這每天都寫了好長好長,閱讀量并不高,不知道怎么做了。準備寫一篇2000多字的書評,但是不太能寫出框架,所以就先不發了,再打磨打磨。找了我之前寫的讀書感受,也沒有擴充,分享出來看看。
特別喜歡李娟這位作家,然后她說自己在寫作的時候也會反反復復,不停地質疑自己,又想著要討好讀者等等,從她的訪談中能感受到很多很真摯的表達。我個人是輸入太多東西,但都是碎片化的,想要表達點完整的、大量的、有邏輯的,還真是比較難。希望能夠多寫點東西,一直寫下去。
![]()
好像是很早的時候通過央視《讀書》欄目知道的李娟,后來在博主的新疆旅行里知道了禾木村知道了《我的阿勒泰》《冬牧場》,后來看過一個小紀錄片,新疆的美是大氣的、壯觀的、遼闊的,一年四季都美。找來書看看才終于看完了《我的阿勒泰》,這些散文平淡真實寫得很美很浪漫,像是文字里面開出了花一樣,要不說人家能得獎呢。
我是按照書的順序讀的,倒著去看作家三段時期的生活狀態,發現她寫的東西一樣的有意思,詞藻雖不華麗但卻鮮活,讀著讀著仿佛就能跟著作家走向北疆,走到哈薩克族人的聚集地,走到那個搬來搬去的家里的小賣鋪,見到各種各樣的人,與他們產生不同的聯結,遇見各種美好與不期而遇的溫暖。我也仿佛走進那個做裁縫及家里開小賣部的敏感細膩的少女心中,看見屬于她的精神世界,生活困苦,內心豐盈,努力地生活,這些最普通的最平常不過的生活在我們的眼里閃閃發光,真的很美好。
![]()
(圖源:新疆是個好地方 公眾號 禾木村 @笑飛雪 攝 )
阿勒泰的秋天是自然饋贈給人類的一幅畫卷,這里的雪季非常非常漫長,所以不下雪的季節時這里就是大地的天然的調色盤,漫山鎏金,一湖碧波,氣勢磅礴,淋漓盡致。這里的秋天色彩濃的晃眼,不用加濾鏡便已經非常非常美了。樹木的青 黃 紅交織如錦,湖泊流水的碧 白 青映照著山更顯漂亮如畫。散文集里面也配了一些攝影作品,但是跟文章總體上不搭,非常突兀,不過拍的也很漂亮。
李娟的描寫非常真誠,有什么就寫什么,那些她筆下的人物仿佛我們身邊的人一樣,她寫母親寫外婆寫遇見的人寫自己的生活,生活就是這樣普通,但她卻從枯燥的生活中提煉了一些支撐自己的東西。“北疆之北是阿勒泰,她是狂野的夢,她是山野的風。”據說有一個統計,在哈薩克牧民中,遷徙距離最長、搬遷次數最多的人家,一年之中,平均的人群每四天就搬一次家。不由得感慨這真的是一個永遠走在路上的民族,一直密切依循季節和環境的變化,而調整他們的生活狀態。
![]()
(圖源網絡 作家 李娟 訪談)
她用一支筆,記錄下十年間和媽媽、外婆在草原腹地深處,隨牧民遷徙、游蕩、流動的日常。逐水草而居,跟隨著羊群的步伐,與自然的靜穆與殘酷為伍,一年365天,幾乎得不到片刻停歇。她的描寫中外婆是一個可愛幽默的人又通透,她會跟孩子們開玩笑她跟娟說可以不生孩子真的太苦了,不要聽別人催,媽媽是一個能扛事為家庭任勞任怨有頭腦也聰明的很不一樣的形象,媽媽總能發現不一樣的商機,敢想敢做很灑脫很自由,娟這么愛自己的親人也陪伴著她們,也是有這么溫暖的家人才能寫出這么溫暖的作品吧。還有那些形形色色的哈薩克族人,他們善良淳樸真實,通過這些散文的記述可以感受到他們的一種生活狀態,熱烈自由,生活相對乏味卻也都是很有趣的人呢。
透過李娟筆下的文字,你可以去感受那些沉默的雪山、草場、羊群,那些渺茫卻從不灰心的生命。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相處的簡單明朗。李娟和她的文字,就從這里滋養而出。翻開書,仿佛就和李娟一起置身于那個遠離城市的世界。
如果你還沒有讀過李娟的散文,那你可真幸運!
你的面前是一片自由的廣闊天地,走進去,你會得到快樂、豐盈、沉靜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