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孩子跑步時突然就倒了,半邊身子都動不了了!”11歲的女孩小語(化名)跑步時突然跌倒后出現偏癱,被緊急送往醫院,經檢查確診為缺血性腦卒中,病因是罕見的煙霧病。這并非個例,進入10月以來,南京兒童醫院已接診6例兒童腦卒中患者,最小的僅5歲。
兒童腦卒中病因復雜,天氣波動為重要誘因
南京兒童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張獻禮介紹,兒童腦卒中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兩類,其中缺血性腦卒中最常見的病因是煙霧病。煙霧病又稱“腦底異常血管網癥”,因腦血管造影時顱底異常增生代償的血管網呈現煙霧狀得名,是一種罕見的進展性腦血管疾病。
![]()
“兒童煙霧病以缺血性腦卒中為主要表現。”張獻禮解釋,煙霧病存在兩個發病高峰,兒童多見于5-9歲,成人則集中在育齡期女性。該病具有一定遺傳傾向,部分患者有家族聚集現象。
除煙霧病外,血管炎也是兒童缺血性腦卒中的重要病因。這類患者腦血管會出現狹窄、凹凸不平、串珠樣或竹節樣改變,甚至動脈閉塞,大腦中動脈及大腦前動脈是常見受累部位,易導致腦卒中的發生,“兒童缺血性腦卒中的病因比成人復雜得多,需要通過核磁共振、血管造影、炎癥指標、自身免疫等檢驗檢查才能明確診斷。”張獻禮強調。
10月以來,南京氣溫驟降且波動明顯,兒童腦卒中案例集中出現。張獻禮指出,天氣寒冷是兒童腦卒中的重要誘因,與成人高血壓腦出血類似,低溫會導致血管收縮、血流速度減慢,增加卒中風險。
“氣溫波動大時風險更高。”張獻禮補充,兒童缺血性腦卒中的誘因還包括過度運動、情緒緊張、過度出汗等。他解釋,兒童若本身存在腦血管異常,劇烈運動或情緒激動時,腦部血流需求突然增加,而狹窄的血管無法及時供應,就可能誘發腦卒中。
“10月以來,我們已接診2例跑步時突發腦卒中的患兒。”張獻禮回憶,5歲的樂樂(化名)在玩耍時突然摔倒,意識清醒但左側肢體無法活動。送到醫院經檢查,該患兒腦血管造影顯示頸內動脈末端狹窄,顱底形成異常血管網,符合煙霧病特征。“這類患兒發病前通常無明顯癥狀,一旦劇烈運動或受涼,就可能觸發腦梗。”張獻禮表示,兒童煙霧病患者發病年齡越早,病情進展可能越重,部分低齡患兒甚至會出現認知功能下降、學習能力減退等后遺癥。
早發現是關鍵,警惕兒童腦卒中的“隱形殺手”
“兒童腦卒中的早期癥狀不典型,容易被家長忽視。”張獻禮提醒,若孩子出現不明原因的頭痛、頭暈、肢體麻木、肢體無力、口角歪斜、癲癇發作等癥狀,尤其是在運動、情緒激動或氣溫驟降后出現,需及時就醫檢查。
診斷方面,核磁共振(MRI)和腦血管造影(DSA)是確診兒童腦卒中及病因的重要手段。“通過MRI可發現早期腦梗或腦出血灶,DSA則能清晰顯示腦血管狹窄、畸形等病變情況。”張獻禮介紹,對于煙霧病患者,DSA可明確血管狹窄程度、顱底異常血管網形成情況以及其他血管向顱內代償情況,為治療方案制定提供依據。
治療上,兒童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以對癥治療和康復訓練為主。“與成人腦血栓不同,兒童煙霧病導致的腦梗無法通過溶栓或取栓治療,需待病情穩定后再進行手術。”張獻禮解釋,手術的目的是通過血管重建,為腦部建立新的供血通道,降低未來腦卒中的發生風險。
兒童煙霧病手術多采用間接血管重建術,將腦膜血管或頭皮血管貼敷在大腦表面,構建新的循環手術風險相對較低。“術后需長期隨訪,監測血管代償情況及病情變化。”張獻禮表示,早期干預可顯著降低兒童煙霧病患者未來發生腦梗或腦出血的風險,但無法完全杜絕風險,患者需終身接受醫學監控。
“很多家長誤以為腦卒中是老年人的‘專屬病’,對兒童腦卒中認知不足,這是導致部分患兒延誤診治的重要原因。”張獻禮呼吁,家長應提高對兒童腦卒中的警惕,尤其是有家族遺傳病史、腦血管畸形等高危因素的兒童,需定期進行腦血管檢查。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注意避免孩子過度運動,尤其是在氣溫驟降或波動較大時,需及時增添衣物,避免受涼。同時,若孩子出現不明原因的頭痛、肢體不適等癥狀,切勿掉以輕心,應盡早到醫院神經科就診。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張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