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氣溫漸低,心腦血管疾病又到了高發季節。近期門診中腦梗等急癥的就診量,呈現出上升趨勢。
腦梗起病急、進展快,一旦發作,每延誤1分鐘的救治,就有約190萬個腦細胞死亡。若錯過4.5小時的黃金治療窗口,可能留下偏癱、失語等后遺癥。
腦血管在堵死之前,身體有什么異常信號?哪些人更容易發生腦梗?
01
3個信號說明
腦血管隨時會堵死
如果出現以下3個癥狀,往往提示重要功能血管隨時會被阻塞,應盡早就醫——
■單眼或雙眼視物模糊,甚至失明。
![]()
■運動功能障礙,患者單側身體、面部或部分肢體出現運動障礙、刺痛或麻木,突發行走困難、步態不穩。
![]()
■短暫失語或說話像喝醉了、詞不達意,突發眩暈,意識或記憶障礙,吞咽困難等。
![]()
02
腦梗患者有5個共性
■飲食不當
高鹽、高糖、高脂飲食會持續損害血管內皮,是腦梗年輕化的重要推手。有研究顯示,每日少吃3克鹽,腦梗風險可降低20%;吸煙者發生卒中的風險是不吸煙者的2~3.5倍。
■久坐不動
久坐會減慢血液循環,增加血液黏度和血栓形成風險。既往研究顯示,每日靜坐超過8小時的人,腦梗發生風險可升高20%。
■慢性脫水
身體長期缺水,會導致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減慢、腦灌注不足。既往研究顯示,脫水可使腦梗風險增加近2倍。
■腦小血管病變
一方面,很多腦梗患者存在微小動脈硬化灶。長期高血壓、糖尿病可能損傷小血管內皮,導致腦內血管狹窄甚至堵塞,形成多發性腦小缺血灶,在影像報告中常表述為腔隙性腦梗。患者可能僅表現為輕微頭暈、記憶力減退,多數甚至沒有癥狀。
另一方面,高血壓、吸煙、長期飲酒、腦淀粉樣血管病等,可能導致腦內微小血管破裂,滲出的血液在腦組織中形成微出血灶。若頭顱核磁共振成像(MRI)顯示多發性微出血,常提示小血管病變已較嚴重,這類患者容易發生腦出血,腦梗的風險也較高。

■夜間高血壓
正常人夜間血壓會較白天降低10%~20%,但部分人的夜間血壓反而會升高,被稱為“非杓型高血壓”,常見于有睡眠呼吸暫停、焦慮、失眠及深夜進食人群,與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有關,其腦梗發生風險為普通人的2倍。
03
如何科學預防腦梗?
專家們表示,腦梗高發季一些看似尋常的小事也可能引發意外,本就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更需要注意——
- 不宜突然發力:突然發力可使血壓突升,易損傷血管。平時排便不可用力過度,不宜猛回頭。
- 不宜晨練過猛:清晨交感神經興奮性高,易引起血壓上升。高血壓人群建議將晨練時間推遲到上午10點或下午。
- 盡量不動怒:情緒激動會導致血壓驟然升高。急脾氣的人多提醒自己,做事三思而后行,平時學學種花、養魚、書畫等,以陶冶性情。
- 早晚注意添衣服:一早一晚外出可以酌情添加衣服,不宜久吹涼風。
- 戒煙戒酒:吸煙會使缺血性腦梗死的相對風險增加90%。有研究表明,每天只吸1支煙的人,患冠心病和腦卒中的風險是每天吸20支煙的一半左右。因此,應該以完全戒煙為目標,而不是僅僅減少吸煙量。酗酒會增加腦梗死的發生風險,并且隨著飲酒量的增加,腦梗死的發生率直線上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