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TONIGHT
夜讀
赤日炎炎,高溫肆虐。正是細菌快速繁衍,飯菜易變壞的季節。現今家里都備有冰箱、空調。隔夜的剩飯、剩菜絕無變餿之慮。而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們最怕的就是 “三伏”里的高溫日,它會直接影響到第二天的早飯。
那時候,煮晚飯都會把第二天的早飯帶進。第二天只要將隔夜的米飯用開水一泡,配上醬菜、腐乳就可。天涼時晚上的剩飯,就留在鍋里保存。天熱時,則要將剩飯移入竹編淘米蘿放到通風處,再打上半盆水連鍋帶飯浸入盆中靠水溫來散熱保存。
這樣做通常能見效,但遇到氣溫太高或處置不當飯還是會變餿。
真碰上米飯變質,只要餿味不太大,還是會想辦法把它消化掉。通常是先將餿飯倒入淘米籮,到水龍頭下。借助水的沖力,再用手去松飯團,淘散了飯團,漸成單顆飯粒。隨后如淘米般進行漂洗。漂走變質的粘液,濾去細碎。剩在竹籮里就是稍帶餿味的飯粒。
將瀝干的飯粒倒入鍋中,添加適量的面粉、食堿、糖精,用水混合成厚稠的糊狀。爐上支好平底鍋,鍋底薄薄地抹上些油。待鍋底起煙時,堆疊幾勺瓷羹稠糊,便可得小碗大小的面餅。鍋里一次可做四、五個,餅中可清晰地見到米飯的身影,到餅底呈焦黃,便將其翻身再烤,直至兩面烤熟為止。
不知是水的沖洗到位、還是放入食堿殺菌。反正吃這餅時餿的味兒輕了許多,奇妙的是食后竟沒出現上吐下瀉的中毒現象,更沒為此去過醫院。這餅有些焦香,松軟里帶點脆皮,咀嚼后口腔里留下了一絲糖精的甜味,成功幫助消化了餿飯。
消化餿飯,決不能把它等同于喜歡吃臭豆腐、臭鱖魚的嗜好,它是種缺衣少食的無奈。
![]()
投稿可發至zfk@yptimes.cn
作者 |杜祖德
編輯 |顧金華
音頻 |羅敏瑜(復旦大學)
誦讀 |張怡晨(復旦大學)
視覺 |邱麗娜 劉晶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