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王聰
編輯丨王多魚
排版丨水成文
冠心病(CHD)是全球范圍內導致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美國心臟協會、歐洲心臟病學會和世界衛生組織(AHA/ESC/WHO)的現行指南均建議,每周至少進行 150 分鐘的中等至劇烈強度運動,以預防冠心病的發生或發展。
盡管這些指南對男女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但已知其中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男性通常比女性表現出更強的運動能力。在全球范圍內,女性因運動不足的患病率比男性高出 5 個百分點(33.8% vs 28.7%)。
然而,性別差異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冠心病的發展和預后,仍鮮有研究。了解其中的性別差異對于制定個性化的冠心病預防措施至關重要,并有可能通過量身定制的運動建議來縮小“性別差異”。
2025 年 10 月 27 日,廈門大學/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醫院王焱/陳家進團隊聯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胸科醫院張楊楊團隊,在 Nature 子刊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上發表了題為:Sex differences in the association of wearable accelerometer-derived physical activity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的研究論文。
運動可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總體死亡率,而這項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從運動中獲得更大的心血管益處——相比男性,運動對女性冠心病發病風險和全因死亡風險的降低幅度更大。這也提示了針對性別差異的運動建議有望改善冠心病的預防和管理。
![]()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團隊利用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中超過 85000 名佩戴手腕活動追蹤器的參與者的運動數據,探究了運動與無冠心病人群冠心病發病風險以及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風險之間關聯的性別差異。
研究團隊發現,在 80243 名無冠心病史的參與者(45986 名女性、34257 名男性)中,達到每周運動指南推薦的 150 分鐘目標的女性參與者,冠心病風險降低 22%,男性參與者則降低 17%。進一步分析顯示,女性每周運動 250 分鐘,可使冠心病風險降低 30%,而男性要達到這一效果需要運動 530 分鐘。在 5169 名患有冠心病的參與者(1553 名女性和 3616 名男性)中,遵循運動指南的女性全因死亡風險降低幅度是男性的三倍(女性降低 70%,男性降低 19%)。
![]()
總的來說,這項研究表明,在無冠心病史的參與者中,運動能夠顯著降低冠心病風險,且對女性的效果更顯著,在患有冠心病的參與者,運動能夠顯著降低死亡風險,且對女性的降低效果更顯著。這項研究結果也強調了使用可穿戴設備制定性別特異性冠心病預防策略的價值,這有助于通過激勵女性參與運動來縮小“性別差距”。
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期刊同期發表了題為:Sex differences in the associ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的News & Views 文章,文章指出,運動可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總體死亡率。而這些研究表明,女性可能比男性從運動中獲得更大的心血管益處。
![]()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4161-025-00732-z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