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陷泥村油茶林地一角。
眼下,桐城市13萬余畝油茶迎來采收季。放眼望去,油茶樹郁郁蔥蔥,褐紅色的油茶果掛滿枝頭。村民們穿梭于油茶林中,熟練地采摘油茶鮮果,到處呈現出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
10月29日,在孔城鎮陷泥村的坡地上,油茶樹布滿山坡,一顆顆飽滿渾圓的油茶果點綴在綠葉間,村民們正忙著采收果實;與此同時,枝頭上一個個花苞正待綻放。這片面積約一百畝的油茶林,油茶樹齡超過8年,已進入盛產期。 “今年果子長得大、質量好,紅彤彤的,出油率也高。今年大樹預計能摘50斤,小樹也能摘30斤。”陷泥村油茶種植戶吳福應說道。
![]()
圖為農戶正在采摘成熟的油茶果。
目前,該鎮4000多畝油茶已進入收獲期,今年的油茶生長周期處于“小年”,平均畝產約2000斤。據了解,油茶種植3年后開始掛果,8年后進入盛產期,且盛產期達50年以上,是名副其實的高效經濟作物。油茶花果同期,今年花苞好,預示著來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我們現在一天安排十五六個工人采摘,總的算下來,一天采摘量在4000斤左右。現在趁花苞生長時抓緊采摘,要是采摘晚了,會影響花苞生長,進而影響明年的收益。”陷泥村油茶種植戶陳金鳳介紹道。
近年來,桐城市始終把油茶產業作為特色產業、生態產業、富民產業來培育,每年投入100多萬元專項資金,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扶持種植大戶和林農發展油茶產業。目前,全市油茶種植面積達13.66萬畝,年產茶油1700余噸。
![]()
圖為村民正在采摘成熟的油茶果。
“今年是油茶生長的‘小年’,產量與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但今年價格漲了,每斤茶果子貴了2毛錢,總體來看,收成還是不錯的,算是豐收年。”陳金鳳說。
據陷泥村村委會委員伍素敏介紹,該村山場面積約3000畝,其中進入盛產期的油茶有1500畝,還有七八百畝處于種植培育期。油茶產業每年可帶動農戶增收約2000元,已成為村里的特色產業、富民產業。
油茶產業的發展,不僅實現了聯農帶農、助農增收,還守護了綠水青山、扮靚了和美鄉村,帶來了可觀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真正實現“一舉多贏”,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余大國 吳春富)
▌來源:桐城新聞
▌責編:木子 小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