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聊天,越聊越喪:30 來歲就愁收入下降、怕生病住院,連養老都開始焦慮,感覺站在懸崖邊,沒一點安全感。
古人說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可現實是,想太多遠慮,近憂也跟著來。其實真沒必要瞎琢磨,“莫愁千里路,自有到來風”,日子就是見招拆招。
![]()
還記得杞人憂天嗎?怕天塌、憂地陷,吃不下睡不著,以前笑他庸人自擾,現在自己倒成了 “當代杞人”。擔心失業、怕付出沒回報、糾結選擇錯了…… 可這些沒發生的事,只會耗光當下的力氣,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陸游都懂 “勿以有限身,常供無盡愁”,咱們更該明白,別擔心兩小時、八公里以外的事。
還有人總過 “臨時生活”:租房就湊活住,剪頭發怕翻車就拖著,覺得 “反正都是臨時的”。可日子沒有 “臨時”,每一天都是實打實的。我之前半年不敢剪發,真剪丑了,傷心一會兒也就想開了,反而因為了結心事神清氣爽。
焦慮的反義詞是具體。楊絳說 “你的問題在于讀書太少,想得太多”,這話真戳心。與其瞎想,不如做具體的事:和家人聊聊天、菜市場挑挑菜、自己做頓飯,工作時專心干,喝茶時認真品。別追求完美,允許自己出錯,允許事與愿違。
蘇軾一輩子被貶,還能樂呵呵吃東坡肉、寫詩詞,說 “回首向來瀟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生活哪有那么多過不去的坎?太陽下山有月光,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別提前焦慮了,日子是過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好好活在當下,做具體的事,慢慢就有答案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