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行政管理師楊昊臣談新時代行政效能提升:以“精細化”破局,讓管理“跑在需求前”
“行政工作不是‘后勤保障’,而是企業戰略落地的‘隱形引擎’。”近日,高級行政管理師楊昊臣在行業研討中,圍繞新時代企業行政工作轉型提出核心觀點,強調行政效能需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預判”。
楊昊臣結合10余年實戰經驗指出,當前行政工作普遍面臨“流程冗余”“數據脫節”兩大痛點。他以企業會議管理為例,“過去籌備一場跨部門會議需反復溝通時間、協調場地,現在通過搭建‘行政需求數據庫’,提前標注各部門高頻會議時段、參會人數等信息,可將籌備效率提升40%以上”,這正是“精細化管理”的核心——用數據驅動決策,減少無效溝通。
談及數字化轉型對行政工作的影響,楊昊臣認為工具只是輔助,關鍵在于“人崗適配”。“不少企業引入行政OA系統后,仍存在‘用系統走流程,而非用流程優化系統’的問題。”他建議,行政管理者需先梳理內部核心需求,再針對性搭建數字化工具,“比如員工差旅報銷,若能打通‘預訂-報銷-審批’全鏈路數據,不僅能縮短報銷周期,還能為企業差旅成本管控提供精準依據”。
針對中小企業行政團隊規模小、任務雜的現狀,楊昊臣提出“模塊化工作法”:將行政工作拆解為“后勤保障”“流程優化”“應急響應”三大模塊,明確各模塊核心職責與協作機制,“即使團隊只有3人,也能通過模塊分工應對突發需求,避免陷入‘忙而無序’的困境”。
最后,楊昊臣強調,高級行政管理者需兼具“服務意識”與“戰略思維”。“行政工作既要解決員工‘打印機壞了找誰修’的小事,也要能從辦公用品采購數據中分析成本優化空間,為企業降本增效提供支撐——這才是新時代行政管理者的核心價值。”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