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的釜山,一場中美高層會晤讓全球目光聚焦。
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前抵達會場,會晤前一小時便以“G2即將召開會議”定調,而中美各派6名高層、耗時1小時40分鐘的會談規格,更凸顯其分量。
特朗普在會談中盛贊“中國偉大”,而中方也對美方提出了三點主張,內容耐人尋味,這場會晤是中美關系緩和的信號,還是博弈升級的序幕?
![]()
特朗普抵達韓國
1小時40分鐘的博弈
釜山會談的會場氛圍,從特朗普的反常舉動中便可見一斑。
這位向來習慣“讓對手等待”的美國總統,此次提前20分鐘抵達會談場地,隨行人員包括國務卿、國防部長等6名核心高層,與中方代表團形成“6對6”的對等陣容。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會談開始前一小時,他在社交平臺發文“G2即將召開會議”,將中美關系直接置于全球核心對話的框架下,這種表態與他此前動輒“極限施壓”的風格形成鮮明對比。
![]()
特朗普
但就在這份“重視”背后,一道不和諧的陰影已然浮現。
據美國五角大樓匿名官員向路透社透露,特朗普在發文稱“G2開會”的同時,已通過緊急指令要求軍方重啟核武器試驗,這是美國自1992年暫停核試驗以來的首次重啟計劃。
消息一出,全球核不擴散組織立刻發聲擔憂,韓國外交部也緊急召見美國駐韓大使詢問細節,兩種截然不同的動作,共同指向了這場1小時40分鐘的會談。
當會談結束后,特朗普面對媒體微笑著稱贊“中國是非常偉大的國家,能與中方會面深感榮幸”,并表示“希望美中關系長期穩定”時,在場記者無不感受到這種言行反差帶來的張力。
![]()
報道畫面
中方立場
面對特朗普的“矛盾戲碼”,中方代表團在會談中開門見山,以三點主張搭建起理性對話的框架,每一點都精準回應了當前中美關系的核心癥結。
中方首先提及此前的吉隆坡會談成果,明確“那次會談為此次溝通奠定了基礎”,并客觀指出“中美國情差異巨大,存在分歧與摩擦是正常現象,但兩國掌舵人必須把握方向、駕馭大局”。
這一主張并非空泛的外交辭令,而是基于中美關系的現實邏輯。
以經貿領域為例,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仍為美國大豆第二大進口國,進口量達2800萬噸,同時美國也是中國電動汽車第三大出口市場,出口額同比增長35%。
![]()
特朗普抵達韓國
這種深度互補的經貿格局,正是“國情不同但可共存”的鮮活例證,中方強調的“掌舵人責任”,實則是提醒雙方跳出局部摩擦,聚焦整體利益。
中方提出的第二點主張更具破局意義,“中國的發展與‘讓美國再次偉大’并行不悖,兩國不應是對手,而應是朋友和伙伴”。
這一觀點直接回應了美國長期存在的“中國威脅論”,世界銀行2025年上半年報告顯示,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2%,美國貢獻率為18%,兩國共同拉動全球經濟增長超50%。
數據清晰表明,中美各自發展非但不會相互擠壓,反而能形成“雙引擎”效應。
![]()
特朗普
針對國際事務,中方提出第三點主張,即“中美應攜手展現大國擔當,為兩國和世界多辦實事”。
這一倡議有著明確的實踐指向,比如在氣候變化領域,中美2024年共同推動的《亞太低碳轉型倡議》已帶動東盟五國光伏裝機容量增長40%。
在公共衛生領域,兩國疾控中心的流感病毒基因測序合作,為全球流感疫苗研發節省了6個月時間。
中方的三點主張,為釜山會談搭建了理性對話的框架,也讓這場會晤跳出了“對抗思維”的怪圈。
![]()
中國 美國
美國核試驗“秀肌肉”難掩內憂
特朗普會前重啟核試驗的“強硬表演”,看似是對中美博弈的加碼,實則暴露了美國的深層困境。
五角大樓在內部評估報告中坦言,此次核試驗計劃“主要針對中俄軍事技術發展”。
尤其是俄羅斯“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的多次測試,以及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帶來的綜合實力提升,讓美國產生了“安全焦慮”。
但這種“秀肌肉”的方式,更像是一種無力的姿態,美國能源部數據顯示,自1992年暫停核試驗以來,美國核武庫維護成本已累計超1.2萬億美元。
![]()
美國 核武庫
此外,美國現有核試驗場地如內華達試驗場已閑置33年,重新啟用需至少18個月的準備時間,短期內根本無法形成實際威懾力。
而且這種舉動也引發了美國盟友的不滿,德國總理在歐盟峰會上公開表示“核試驗不利于歐洲安全穩定”,日本外相也私下表示“擔心引發地區核軍備競賽”。
另外,美債問題更成為懸在美國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美國財政部10月發布的《債務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9月底,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已達35.8萬億美元,創二戰以來新高。
![]()
美債
有經濟學家測算,僅2025年美國政府需支付的債務利息就達1.2萬億美元,超過國防預算的一半。
而中國持有1.1萬億美元美債,雖較峰值下降,但仍是美國第二大海外債權國,這讓美國不得不忌憚“美債牌”的潛在影響。
特朗普的核試驗表演,終究掩蓋不了美國經濟的脆弱性,也讓釜山會談的“服軟”成為必然。
![]()
特朗普
結語
大國之間的博弈從來不是“零和游戲”,對抗只會兩敗俱傷,合作才能實現共贏。
釜山會談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當全球面臨經濟復蘇、氣候治理等多重挑戰時,中美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更應摒棄分歧、攜手前行。
未來,中美關系能否突破困局,關鍵在于能否將釜山會談的積極信號,轉化為長期穩定的合作行動。
信息來源:歷時約1小時40分鐘 中美元首會晤結束
2025-10-30
![]()
信源截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