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幕啟時分,是在1895年巴黎的一家咖啡廳,“火車”駛入了拉西奧塔站;亦是在1905年的豐泰照相館,京劇演員譚鑫培盡情演繹著《定軍山》。在時間的門檻上,2025年是同屬于過去和未來的年份——世界電影的放映機已經轉動了130年,中國電影也在追尋光影的路上行走了120個春秋。而抗戰勝利80周年的回響,也在提醒著我們,有些記憶必須被銘記。
電影的永恒使命,是既要回望來路,從歷史的深處打撈記憶;又要眺望前方,在未來的迷霧中點燃光亮。老膠片里的每一次顯影,都是與過去的對話;數字鏡頭下的每一幀畫面,都是對未來的叩問。
當金雞影展的帷幕如晨光般徐徐開啟,我們便不再是觀眾,而是受邀的旅人。這不是簡單的懷舊,而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在光與影的交界處,在記憶與遺忘的邊界線上,電影永遠是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
回響:世界電影誕生13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特別展映
![]()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作為一次從內容到形式的徹底的革命,其彰顯的紀實美學深深影響著后世電影的創作。1945年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呈現了二戰中普通人最本真的狀態,羅伯托·羅西里尼將反戰精神注入真實的社會圖景,映襯出寶貴的人道主義精神。
![]()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
《游覽意大利》是羅西里尼在《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九年后的作品。在龐貝古城的死亡石膏與維蘇威火山的煙霧之間,一對英國夫婦的婚姻正悄然崩解。羅西里尼將鏡頭從戰后廢墟的社會圖景,轉向現代人內心的荒蕪地帶。這也標志著他創作的轉型——從新現實主義的客觀現實,轉向對中產階級精神困境的解剖。
![]()
>>《游覽意大利》<<
另一位新現實主義大師維托里奧·德西卡于1970年執導的《第二個月亮》延續著新現實主義遺風。戰火中的普羅旺斯,一位意大利軍官與法國寡婦在農舍相遇。他們分享食物,聆聽音樂,在破碎的歲月里建立起短暫的安寧。德西卡用樸素的鏡頭,捕捉戰爭中微小卻珍貴的人性時刻。那些共度的時光,就像夜空中第二個月亮——雖已落下,卻將清輝留在了他們共同走過的路上。
![]()
>>《第二個月亮》<<
為慶祝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本單元還將展映六部港臺地區的經典佳作。首先是香港左派電影的兩個“夢”:《新紅樓夢》,長城影業1952年出品,以新編“摩登紅樓夢”諷喻亂世之人情百態;《故園春夢》,鳳凰影業1964年出品,巴金原著,夏衍編劇,通過雙線敘事控訴家庭溺愛造成的悲劇。
![]()
>>《新紅樓夢》<<
![]()
>>《故園春夢》<<
從臺灣電影大師侯孝賢發軔期的兩部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臺灣新電影運動的美學革新蔚然成風:1982年的《在那河畔青草青》延續了健康寫實主義傳統,透出清新的鄉土氣息;1983年《風柜來的人》則開始奠定真正的個人風格,描繪年少輕狂的荒唐與蛻變,并萌發了現代性思索。
![]()
>> 《在那河畔青草青》 <<
![]()
>>《風柜來的人》<<
2011年臺灣影壇的現象級作品《賽德克·巴萊》(上、下),講述了英雄莫那魯道帶領族人奮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濃墨重彩的影像間,涌動著悲壯之美。
![]()
>>《賽德克·巴萊》<<
河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特別展映
![]()
反法西斯戰爭已經過去80年。回顧那段時期的電影,是時光的膠片,也是歷史的證詞。鏡頭里貯存著80年前的硝煙,也書寫著普通人的日日夜夜,每一幀都是未愈合的傷痕。讓我們透過銀幕,與那些逝去對話。
《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永不消逝的電波》(1958)和《野火春風斗古城》(1963)堪稱中國反法西斯電影的華彩篇章。人們在離亂中的苦澀與堅韌、地下工作者的熱血與無畏,皆是對戰爭時代的國人最真實、最飽含深情的刻畫。
![]()
>> 《一江春水向東流》 <<
![]()
>> 《永不消逝的電波》 <<
![]()
>>《野火春風斗古城》<<
蘇聯1972年拍攝的《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是一首被槍聲打斷的青春詩篇,五個女兵消失在1942年的春天,她們沒寫完的信、沒唱完的歌,都留在了白樺林深處;意大利影人羅伯托·貝尼尼1997年自導自演的《美麗人生》,以笑中帶淚的童話喜劇方式,控訴著納粹集中營的黑暗;2009年的《無恥混蛋》則是美國導演昆汀·塔倫蒂諾對歷史和類型的解構,以其標志性的非線性敘事,打造了這場酣暢淋漓的二戰復仇神話。
![]()
>>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
![]()
>>《美麗人生》<<
![]()
>>《無恥混蛋》<<
環球銀幕40周年特別展映
![]()
2025年也是中國第一本全面關注海外電影的雜志《環球銀幕》創刊40周年。本單元由《環球銀幕》編輯部聯合策展,甄選四部完成4K修復的影史精華之作。
芬奇用陰郁冰冷的鏡頭,構建了一個毫無希望的后末日世界。影片并非旨在解答善惡,它只是冷靜地掀開西方工業文明的一角,讓我們窺見其中盤踞的、古老的黑暗。這更像是一面映照西方社會隱憂的鏡子,警示著在物質豐裕的表象下,人性可能面臨的墮落與異化。
![]()
>>《七宗罪》<<
美國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的科幻巨作《2001太空漫游》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科幻電影之一。從遠古猿人觸碰黑石,到智能哈爾9000凝望深空,庫布里克冷靜地凝視著人類文明的整個進化歷程。飛船在施特勞斯圓舞曲中靜靜旋轉,星辰在船艙外沉默運轉,人工智能的紅色鏡頭后,藏著與人類同樣深切的恐懼與孤獨。
![]()
>>《2001太空漫游》<<
法國導演萊奧·卡拉克斯的《新橋戀人》則是一部極其別致的愛情電影。一位眼疾纏身的富家女,一位放浪形骸的畫家,他們用偷來的顏料,在橋上作畫;用共享的酒精,抵御現實的寒涼。卡拉克斯以近乎燃燒生命的方式,拍出了電影史上最奢侈、最熾烈也最絕望的浪漫。
![]()
>>《新橋戀人》<<
《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是一部膾炙人口的經典動作片。導演喬治·米勒用近乎默片的實拍手法,讓改裝車咆哮的引擎、風中彌漫的沙塵與人物決絕的眼神,代替了冗長的對白,塑造了一場寫于黃沙與燃油之上的末日史詩。在文明崩塌的廢土世界,生存是一場永恒的遷徙。其狂暴之下,流淌著對生命本身的敬意。
![]()
>>《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
電影,這面人類文明的鏡子,始終映照著我們的來路與歸途。當燈光暗下,我們走進這些熟悉又陌生的故事,在別人的命運里與自己相遇。
帷幕已然展開,旅程即將開始。
掃碼即可選購早鳥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