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股大爆發。
11月6日午后,重慶板塊異動拉升,重慶建工、財信發展、渝開發直線漲停。消息面上,11月6日,重慶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重慶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相關情況,此次行政區劃調整主要涉及兩江新區、江北區、渝北區、北碚區。
與此同時,重慶在創新藥領域也有大動作。11月6日,據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重慶市全鏈條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其中提出,聚焦創新藥核心技術突破、產品加速培育,持續優化產業創新體系。到2027年,全市每年獲批上市創新藥1—3個,力爭創新藥總數達到10個;培育產業創新綜合體3個;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3個;打造創新藥產業集群3個。
直線漲停
11月6日午后,重慶本地股集體拉升,重慶建工、財信發展、渝開發直線漲停,重慶路橋、中設咨詢、美利信、重慶港、渝三峽A、重慶港等個股跟漲。
據央視新聞,今天,重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調整部分行政區劃相關情況。此次行政區劃調整涉及國家級新區兩江新區以及江北區、渝北區和北碚區。
重慶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闞吉林介紹,此次行政區劃調整,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重慶市委、市政府站在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戰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重慶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項重大改革,是事關重慶長遠發展的一件大事。他從調整背景、調整方案、工作情況及組織實施四個方面介紹這次行政區劃調整的總體情況。
此次行政區劃調整總體思路是:立足優化中心城區空間結構和城市功能,遵循自然山水格局,科學劃分北碚區與兩江新區行政區域,精準明晰功能定位,強化優勢互補、錯位發展,促進城市空間布局與功能配置更加協同高效,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推動中心城區內涵式發展,引領帶動重慶全域高質量發展。主要涉及兩項重大調整。
第一項調整,依托兩江新區國家級新區,撤銷江北區、渝北區,設立兩江新區,管轄原江北區、原渝北區(不含大灣鎮、統景鎮、大盛鎮、興隆鎮、茨竹鎮)和北碚區的水土街道、復興街道、蔡家崗街道、施家梁鎮、童家溪鎮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金山街道金渝大道66號。這一調整,是以兩江新區國家級新區規劃范圍為主體,劃入地緣相近、地理空間自然銜接的洛磧鎮、童家溪鎮、五寶鎮,進一步完善城市綜合配套功能,實現產業集聚、功能耦合、通道賦能、協同聯動,促進國家級新區與行政區協調發展,形成中心城區核心增長引擎。調整后,兩江新區將著力打造支撐全市承接落實國家重大戰略、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進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等主陣地,加快在全國高質量發展版圖中塑造新優勢、爭創新地位。
第二項調整,將與北碚區國土空間定位趨同的原渝北區北部大灣鎮、統景鎮、大盛鎮、興隆鎮、茨竹鎮5鎮劃歸北碚區管轄。通過調整,北碚區增加華鎣山、御臨河、統景溫泉等生態資源,區位優勢與生態文化功能更聚焦,將推動北碚區在更大范圍統籌歷史文化、生態資源,將積極探索文旅康養融合發展新路徑,建設中心城區“生態花園”、生態屏障。同時,深度釋放西南大學創新策源功能,強化與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協同聯動、錯位發展,打造科學城北向拓展的戰略支撐和功能互補區,并依托川渝高竹新區建設跨區域合作發展功能平臺,打造重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新興增長極,切實增強區域協同發展的支撐力,高水平打造重慶中心城區北部門戶。
經過本次調整,重慶轄25個區、8個縣、4個自治縣。其中,兩江新區轄31個街道、11個鎮,面積約1360平方公里、人口約352萬;北碚區轄6個街道、11個鎮,面積約1100平方公里,人口約60萬。
重慶大動作
11月6日,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重慶市全鏈條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鼓勵創新產品研發。對符合科技重大專項支持要求的1類創新藥、2類改良型新藥和生物類似藥(以上均包含生物制品,下同)項目,按照臨床前研究、Ⅰ期臨床試驗、Ⅱ期臨床試驗、Ⅲ期臨床試驗4個階段分別立項,給予不超過研發投入總經費20%的資金支持,最高分別支持200萬元/項、200萬元/項、300萬元/項、1000萬元/項。
《若干措施》提到,支持創新藥產業化落地。對創新藥每個獎勵1000萬元,改良型新藥、生物類似藥每個獎勵500萬元,中藥經典名方產品每個獎勵100萬元。支持開發新型疫苗佐劑,在使用新型佐劑的疫苗批準上市后,對該佐劑一次性獎勵200萬元。
《若干措施》還明確,完善研發服務平臺體系。對投資新建的CRO(合同研發組織)平臺給予不超過固定資產投資額20%、最高1000萬元資金支持。對為無關聯單位提供醫藥研發相關技術服務(含人工智能+制藥)的機構,年度服務合同金額超過300萬元的,按年度服務合同金額的3%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
《若干措施》強調,促進人工智能賦能藥物創新。用好病理、腫瘤等數據資源,開展規范化標注與標準化處理,建設高質量生物醫藥行業數據集和可信數據空間,推動醫療健康數據、臨床試驗信息、生物樣本數據等資源安全有序共享。加大人工智能在新藥研發領域的應用,在靶點發現、分子生成、中試驗證、臨床試驗、數字化生產與智慧監管等環節開發智能體和應用場景,構建覆蓋全鏈條、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藥物研發體系。打造“人工智能+制藥”公共服務平臺,構建醫藥“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新模式。建設藥品全生命周期要素交易中心,支持依法合規開展技術成果轉化、試驗測試數據收集、行業數據分析等業務。鼓勵醫療機構開發醫療健康大模型。
《若干措施》還提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爭取國家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鼓勵金融機構采取中長期授信、知識產權質押、銀擔銀租聯動等方式支持企業開發創新藥。采取銀行貸款貼息、融資租賃貼息、擔保補助等方式支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重慶市產業投資母基金等發揮耐心資本作用,帶動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加大對創新藥投資力度。探索以“企業+國有資本+社會資本”的模式組建專項基金,支持大型企業前瞻布局技術體系和產品管線。完善中小企業投融資服務機制。建立梯度化發債企業名單制,支持生物醫藥企業開展債券融資。加強上市輔導培育,推動生物醫藥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
責編:羅曉霞
排版:王璐璐
">劉星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