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探秘所有原創首發文章,抄襲洗稿必究!)我們都知道,由于地球是個球體,從赤道開始緯度越高,越接近北極與南極,自太陽接收的熱量也就越少,導致氣候也會越來越寒冷;
![]()
地球表面越靠近赤道,緯度越低,整體氣候越炎熱
因此,地球上大部分人口以及大城市,都分布著緯度較低、氣候相對溫暖濕潤的區域;
南亞、東南亞地區就不說了,本來就位于熱帶亞熱帶區域,這些區域的大城市比如卡拉奇、孟買、新德里、雅加達、吉隆坡以及新加坡等,人口都在500萬以上,緯度都非常低,幾乎都處于北緯30度以南;
![]()
南亞地區城市大部分位于北緯30度以南
即使在我國,大城市絕大多數也都位于北緯20度到北緯40度之間,比如天津的緯度是北緯39度附近,上海處于北緯30度附近,深圳處于北緯22度附近。
![]()
我國核心腹地以及大部分大城市,都位于北緯20-40度之間
再往北呢?
在北美洲,美國第一大城市紐約,處于北緯40度附近;
歐洲整體上緯度比我國更高,但由于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其大部分區域氣候遠比同緯度其他地區更加溫暖濕潤,所以人口也非常稠密,并且有不少人口超過500萬的大都市,那么這些城市的緯度如何?
全城探秘找了幾個大家比較熟悉的:
![]()
歐洲部分大城市分布
法國首都巴黎,處于北緯49度
英國首都倫敦,處于北緯51度
德國首都柏林,處于北緯52.5度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處于北緯55.4度
所以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就出現了:
世界上人口超過500萬的城市里,緯度最高的是哪個?
全城探秘的答案是,圣彼得堡。
![]()
圣彼得堡位置
圣彼得堡是僅次于莫斯科的俄羅斯第二大城市,其面積達到1439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606平方公里,截止目前,其人口則達到560萬;
而圣彼得堡的緯度更是達到北緯60度,遠高于上面提到的所有城市。
![]()
圣彼得堡
當然,世界上并不缺乏比圣彼得堡緯度更高的城市,即使在北歐地區就有不少,但這些城市的人口規模都遠遠無法跟圣彼得堡相比;
比如在波羅的海沿岸,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挪威首都奧斯陸以及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等城市,緯度都跟圣彼得堡接近,但前者人口只有68.7萬,中間的那個也只有72.5萬,后者市區人口約99萬,轄區總人口則達到245萬,相比圣彼得堡仍差距不小;
![]()
北歐部分城市與圣彼得堡緯度對比
至于緯度更高至于冰島,全國人口也才40萬左右;
等等。
而我國最北端人口超過500萬的城市是哈爾濱,處于北緯45度,跟圣彼得堡相差了大約15個緯度,我國國土最北端是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緯度也才北緯53度37分。
![]()
圣彼得堡與我國緯度對比
說實話,圣彼得堡能成為世界上緯度最高的擁有500萬以上人口規模的城市,真的很不容易;
一方面,就是上面提到的氣候問題;
另一方面,俄羅斯本身就是個地廣人稀的國家,其國土面積高達1710萬平方公里,全國人口也才1.43億,在這種情況下,圣彼得堡人口還能達到560有萬,成為首都莫斯科之外又一座人口超過500萬的大城市,真的很難得。
![]()
俄羅斯兩大城市
那么,為啥圣彼得堡能做到這一點呢?
在全城探秘看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歷史上俄羅斯對出海口的迫切渴望。
很多人都知道,今天的俄羅斯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還挨著大西洋、北冰洋和太平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和眾多港口;但實際上,這是俄羅斯在過去數百年不斷擴張的結果;
而在15世紀中期,彼時的莫斯科大公國不僅面積非常小,只有24萬平方公里,關鍵還是個內陸國,一直到將近一百年以后,才擁有了一段北冰洋海岸線;
![]()
俄國最初還是內陸國
不過,北冰洋氣候寒冷,不僅自然條件惡劣,每年都還有漫長的冰封期,作為出海口顯然并不算理想;
因此,俄國對于一個便捷的出海口是非常渴望的。
于是到了1700年,為了打通波羅的海以及大西洋出海口,沙皇彼得一世發動了與瑞典的北方戰爭,并在1703年成功拿下今天的圣彼得堡所在的這片土地,所以當然也要好好經營。
![]()
俄國在與瑞典的北方戰爭中得到圣彼得堡區域
2.圣彼得堡自身條件也確實挺不錯。
從位置上來說:
圣彼得堡毗鄰波羅的海,并可以連通大西洋,比起北冰洋沿岸的港口明顯更便捷;
![]()
圣彼得堡是俄羅斯西部的重要出海口
而圣彼得堡東側呢,河流湖泊水系發達,俄羅斯通過修建白海-波羅的海運河等眾多人工運河,最終實現了“五海通航”,而圣彼得堡通過這些內河網絡,也能同俄羅斯內陸地區便捷來往。
既能便捷出海,又能連通內陸,圣彼得堡成為彼時俄國最好的港口,當然也會被重視,并得到大力建設。
![]()
通過內河網絡,圣彼得堡可以跟俄國內陸地區便捷來往
從氣候上來說:
圣彼得堡雖然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但它地處俄羅斯西部邊境,距離大西洋非常近,再加上北大西洋暖流的強大影響,氣候帶有明顯的海洋性特征;
也正因如此,圣彼得堡氣候溫和,全年溫差很小,最熱的7月平均氣溫為17.7℃,而最冷的1月也只有-8℃,相比亞歐大陸內部城市動輒出現-40℃的低溫,明顯更加宜居;
此外圣彼得堡氣候也非常濕潤,年降水量達到600毫米左右;
![]()
如此宜居的氣候條件,圣彼得堡也很容易就能聚集起大量人口。
從地形上來說:
圣彼得堡所在的涅瓦河三角洲,最初屬于一片沼澤地,地勢低平,海拔只有1-2米,島嶼眾多,擁有大小島嶼數十個,今天的圣彼得堡其實就分布在44座島嶼上,水域占全市面積的1/10;
![]()
圣彼得堡市區地圖
由此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圣彼得堡市區也形成了縱橫交織的運河網絡,如今市區內不僅有多達93條運河,總長度達217.5公里,還分布著580多座橋梁。
島嶼多
河道多
橋梁多
有些朋友可能已經明白了:這樣的地形條件,也非常有利于防守啊!
也正因上面這幾個原因,對于圣彼得堡這塊土地,俄國那是相當重視;
有多重視呢?
全城探秘這么說吧,俄國在占領圣彼得堡這片土地后,沙皇彼得一世立刻干了三件事:
![]()
18世紀的圣彼得堡地圖
(1)只用了10年左右的時間,就在這里建成了一座城市;
(2)特意將城市命名為“圣彼得堡”;
(3)1713年,更是將首都從莫斯科遷到了這里;
此后從1713年到到1918年,這長達200多年的時間里,圣彼得堡一直都是俄國首都,也是最重要的城市。
![]()
長達數百年時間里,在俄國國內居然就擁有首都、港口以及軍事要塞等三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再加上自身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由此也不難理解,圣彼得堡為何會迅速發展并維持如此龐大的人口規模;
所以全城探秘認為,圣彼得堡能夠成為世界上緯度最高的人口超500萬的大城市,并不讓人意外。(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為防止文章被抄襲洗稿加了水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