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最近把最新款的火星20洲際彈道導彈公開亮相了,這一下子在國際上引起了好多關注。聽說啊,這導彈飛得可遠了,能打到美國全境去,這么一來,韓國、日本這些旁邊的國家肯定得心里犯嘀咕,東北亞的安全情況說不定都得因此變變樣,所以西方那些媒體都盯著這事兒呢。
在朝鮮勞動黨成立80周年的大閱兵上,火星20洲際彈道導彈可是頭一回露面。西方媒體覺得,這導彈一亮相,日本和韓國心里肯定得七上八下的。那他們到底是怎么看待火星20這款導彈的呢?
![]()
有分析說,火星20其實是在火星19的基礎上改進升級的。它有個特別顯眼的地方,就是用了個超級長的11軸發射車底盤。這發射車啊,長得不得了,輪子一堆堆的,遠遠看去就像條大蜈蚣在地上爬,特別扎眼。為啥要設計成這樣呢?說白了,就是因為火星20這導彈太重了。從閱兵式上展示的實物來看,這導彈長度超過了27米,直徑也有2.7米左右,估計發射的時候重量能達到100噸那么重。
不久前,朝鮮還公開了火星20發動機的試驗畫面。該導彈采用了新型大功率固體燃料發動機,并展示了疑似多彈頭分導結構。如果這種導彈能夠投入實戰,無疑將成為極具威懾力的戰略武器。
西方還根據火星19的發射情況,推測了火星20的射程和打擊能力。去年10月,朝鮮發射了一次火星19,當時采用了短距高拋彈道,最大射高達到了7687公里,幾乎接近8000公里的高度,而最大射程則超過了1000公里。按照彈道學里的計算方法,要是把朝鮮之前用的那種高拋彈道,換算成咱們平時說的常規彈道,那火星19導彈最遠能飛大概1.5萬公里。
![]()
再瞧瞧火星20,它個頭更大,裝的燃料也更多,所以它的射程肯定不會比火星19短,至少能跟火星19飛得一樣遠,說不定還能再遠點兒呢。這1.5萬公里的射程可不簡單,要是從朝鮮東海岸把導彈打出去,美國整個本土都能被覆蓋到,像華盛頓、紐約這些東海岸的重要大城市,也都在它的打擊范圍內。
由于火星20采用了固體燃料,因此無需在發射前進行數小時的燃料加注。從接到命令到點火發射,預計可在30分鐘內完成。這意味著,即使美國的偵察衛星發現了發射車,也未必能及時預警和攔截,從而大幅提升了導彈的生存能力。生存能力的提升,也意味著打擊效能的提高。朝鮮已經實實在在地對美國具備了戰略威懾能力。
那么,朝鮮既然是在威懾美國,為何外媒會認為韓國和日本將感到恐懼呢?這主要是因為,要是朝鮮真的對美國形成了有實際效果的戰略威懾,那美國在東北亞的那些盟友關系可就要受影響了,實力會被削弱不少,而這正是美國最害怕看到的局面。
![]()
美國一直給韓國和日本提供核保護傘,可要是朝鮮擺出一種不惜一切、甚至同歸于盡的架勢來威脅美國,那美國可能就不會輕易去蹚這趟渾水,不會愿意去冒這個大風險。畢竟啊,真到了節骨眼上,美國可能更傾向于保自己,韓國和日本說不定就會被它當成可以舍棄的棋子了。
這樣一來,美國苦心經營的東北亞軍事聯盟就可能出現裂痕。朝鮮通過核威懾,獲得了更多的安全保障,同時也獲得了更多的籌碼。這將直接改變地區力量的平衡,形成美國不愿意見到但又不得不接受的局面。外媒的這種分析,其內在邏輯是自洽的。
![]()
當然,這一分析是否成立,還取決于朝鮮的國家意志以及火星20是否具備真正的軍事和實戰價值。此外,火星20的數量以及自身的生存能力也是關鍵因素。火星20的出現,確實增強了朝鮮對美國的戰略威懾能力。但同時,它也增大了地區的危險性。當朝鮮正在積攢籌碼的時候,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就可能會更高一些。
因此,美國可能會考慮采用特種作戰方式摧毀朝鮮導彈,這種軍事冒險的可能性也在上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