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到好多自媒體說了一個事:一個高中生收購會計師事務所,然后通過出具虛假審計報告牟利,最終被以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追究刑責。
乍聽起來,匪夷所思,其實,這卻從一個小側面反映了會計審計實務中的亂象。
由于歷史和實現的原因,各個司法部門對會計機構的專業信賴度相當高。如若會計證明文件脫離了專業、真實和準確的要求,那么其后果嚴重程度可想而知。
最近幾年,網絡等各個方面對于司法審計的批評聲音越來越多,有些案件中,審計人員不敢出庭接受詢問,出庭后一問三不知被打假報警的情況也有出現,甚至還出現了由于相關審計或者鑒定出現嚴重問題被倒查吊銷執照的極端個例(詳見https://mp.weixin.qq.com/s/B_fljaj7EoucYzPf9qBpdg)
事實上,在本人參與和旁聽的刑事案件中,只要涉及司法會計鑒定報告或者審計報告的,基本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有時候問題還很嚴重。但由于司法機關一般不同意相關鑒定會計人員出庭,所以大多數時候就是發現了小問題不管不顧,發現了大問題,就最多謹慎參考使用。對于會計師所及相關簽字人員基本沒有什么實質性影響。這也陷入了大小問題一直在,但也不會改的怪圈。
由于涉財務會計事項專業性強,門檻較高,對于普通人來講,很難發現其中問題,如果不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查,那我們整個社會都遲早會付出更高的代價。
衷心期待,相關從業者都能秉持從業初心,抱著對歷史負責的態度進行相關行為。不要成為冤案錯案的罪人。
衷心期待,法律共同體們都能正視這個問題,特別是在刑事司法實務中。畢竟,每個司法鑒定結論或者審計報告的背后都關注到一個或者很多人和家庭的命運。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