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要摘下烏紗帽的贊丹沙塔爾,被總統呼日勒蘇赫暫時救下,但是保得了一時保不了一世,最終結果恐怕就是總統也做不了主,對中俄的承諾怕是要守不住了。
![]()
呼日勒蘇赫
沉默72小時后,蒙古國總統呼日勒蘇赫一紙否決,暫時保住了上任僅四個月的總理贊丹沙塔爾的職位。就在三天前,蒙古國家大呼拉爾召開全體議會,投票通過了罷免贊丹沙塔爾的決議,為蒙古國的政治斗爭再添風雨。
總統府指出,議會投票表決方式存在錯誤,且會議出席人數計算方式違反了憲法與法治原則。根據蒙古國法律,總統能否決議會決定,但若經討論后,出席并投票的議員中有三分之二不接受否決,則原決議將繼續有效。
也就是說,盡管呼日勒蘇赫現在力排眾議保住了贊丹沙塔爾,但是也只是暫時的。若后續議會堅持不讓步,總統也沒招。呼日勒蘇赫的否決決定蘊含著精明的政治計算。一方面,贊丹沙塔爾曾是總統的辦公室主任,二人關系密切,保護政治盟友成為總統的重要考量之一。
![]()
贊丹沙塔爾
更深層次看,這場斗爭體現了蒙古國總統與議會之間的權力競爭。蒙古國現行憲法自1992年實施以來,總統與總理的權力分配缺乏明確界定。前總理奧云額爾登曾提出將半總統制改為議會制,旨在削弱總統權力。
贊丹沙塔爾繼任后,盡管試圖延續務實外交路線,但憲法危機引發的政治震蕩已不可逆轉。總統通過此次否決,實質上是在維護自己的權力范圍。更重要的是,保住贊丹沙塔爾,不僅有利于蒙古國的長遠發展,也為中俄蒙三國合作項目保留了關鍵推手。
![]()
前總理奧云額爾登與美國前副總統哈里斯
贊丹沙塔爾上任后迅速調整了蒙古國的外交方向。其前任政府推行“第三鄰國”戰略,試圖平衡中俄影響,甚至出現了撕毀與中國煤炭合同的事件。贊丹沙塔爾一改這種政策,將深化與中國的合作作為首要任務。
在這個問題上,他與總統呼日勒蘇赫的想法是一致的。就在上個月,呼日勒蘇赫前往中國出席了九三閱兵儀式,并且與中俄元首舉行了三方會晤,正式敲定了中俄蒙天然氣管道項目,而贊丹沙塔爾是該項目的堅定推動者和執行者。
蒙古國國內仍有少數極端勢力秉持反華立場,其活動與主流民意和兩國合作大勢背道而馳。這些勢力主張加強與美西方國家的聯系,試圖推動“第三鄰國”戰略以擺脫對中俄的依賴。贊丹沙塔爾的親華路線很可能觸及了這些勢力的利益,從而引發反彈,導致其被議會罷免。
![]()
中俄蒙天然氣管道合作項目
呼日勒蘇赫很清楚,要是這次真把推進中俄合作的贊丹沙塔爾趕走,親西方勢力很可能借機奪權。否決決議,等于給西方勢力劃下紅線:蒙古的政局輪不到外人插手。當然,若贊丹沙塔爾真的下臺,誰也不能保證下一任總理到底是什么立場,中俄蒙合作能否順利進行還是未知數。
對大眾來說,這場政治博弈的本質很簡單,蒙古要在“抱中俄大腿賺實在錢”和“靠西方搞戰略平衡”之間選邊站。總統的否決,不過是讓這個選擇多了點時間緩沖。但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畢竟巨額過境費,比任何“戰略平衡”都實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