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物業領域“物業服務履約不到位、侵占業主公共收益”等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啟動以來,桐城市嚴格對標省住建廳、安慶市住建局決策部署,錨定整治核心、整合多方資源、強化高位推動,以凝心聚力之勢打響物業整治攻堅戰,切實破解群眾“急難愁盼”。
靶向施策,以“強統籌”夯實整治根基
桐城市始終聚焦上級要求、群眾訴求與民生需求,將化解物業領域突出問題、提升群眾幸福感滿意度作為核心目標,強力推進專項整治落地見效。
高位部署,壓實責任鏈條。當地充分發揮物業管理工作聯席會議統籌協調作用,組建專項整治工作組,累計召開聯席會議2次、專題推進會7次,精準研判整治過程中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向各鎮街下發工作提示函4份。同時,制定深化整治實施方案,明確住建、公安、城管執法、市場監管、消防等部門職責與任務,整合多方資源形成工作合力,構建起“全域覆蓋、協同聯動”的物業整治格局。
協會引領,強化行業自律。該市激活市物業管理協會行業指導效能,推動協會深度參與整治工作,向全市物業服務企業發出“提升服務水平、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倡議,并制定《桐城市物業管理協會自律管理工作辦法》。通過完善行業自律與監督機制,促進企業間合作與資源整合,為物業領域健康發展筑牢制度基礎。
理念創新,以“優機制”拓寬整治路徑
桐城市立足屬地管理職責,依托組織部“文都E家”平臺先行先試,打造“指尖微服務”模式,將“高效辦成一件事”政務理念融入物業整治,開辟多元化整治路徑。
開門整治,暢通訴求渠道。該市通過政府官網、住宅小區主出入口發布整治公告,公開舉報電話;在“文都E家”平臺搭建“物業服務一件事”模塊,對接市民生呼應訴求解決平臺,并持續用好“話說物業”“安慶物業服務e見箱”“桐城市物業問題反饋”二維碼平臺。多渠道暢通群眾舉報路徑,今年以來共接收并辦結熱線投訴861件,實現“群眾訴求有人應、問題解決有回音”。
精準賦能,推動自查自糾。當地召開專項整治專題會議、舉辦公益講座,邀請專業團隊為物業企業負責人、財務人員、項目負責人解讀整治文件精神,明確省市要求與整治重點。制定統一的“住宅小區公共收益自查表”“公共收益收支公示模板”,督促企業履行主體責任。通過企業自查自糾,累計消除小區安全隱患532處,新建電動自行車停車位13116個、充電口4195個,切實解決群眾“充電難、安全憂”問題。
并行排查,摸清整治底數。該市創新“網絡化管理+部門鎮街聯動”模式,主管部門與各鎮街同步開展排查,嚴格對照省住建廳《整治物業服務履約不到位、侵占業主公共收益等問題工作指引》,對全市專業化物業管理小區逐一排查、建立臺賬。截至目前,已排查小區148個,發現并整改問題503個,規范管理小區公共收益73.02萬元,實現“底數清、情況明、整改實”。
一線解紛,強化部門聯動。當地傳承“楓橋經驗”、活用“六尺巷工作法”,住建局物業糾紛源頭化解專班下沉一線,現場解決開發遺留問題、配套設施移交、違規裝修等矛盾30余件。推動綜合執法力量進小區,統一執法公示欄制式、公開執法聯系電話,落實“鎮街吹哨、部門報到”機制,住建、公安、城管、消防等部門聯合開展執法5次,對1家違規物業服務企業依法實施行政處罰,形成有力震懾。
嚴督實導,以“硬監管”鞏固整治成效
桐城市堅持“監管為主、有序引導、多措并舉”原則,推動行業被動整治與企業主動作為協同發力,在轉變行業風氣、規范市場經營、激發企業內生動力上持續用力,確保整治成效長效鞏固。
傳導壓力,強化考核評價。當地嚴格落實“四個一”監管機制,科學開展物業項目服務質量考核,累計召開“夜話物業”座談會87場,約談11個項目的企業負責人及項目負責人;公開發布第一批物業領域典型案例,開展兩次住宅小區物業服務質量全覆蓋測評,評定服務質量“紅黃榜”小區各9個,以“紅榜激勵、黃榜倒逼”推動服務提質。
主動服務,轉變企業理念該市督促物業服務企業從“被動響應”轉向“主動服務”,嚴格落實“物業服務開放日”要求,累計開展活動402場,現場解決群眾訴求891件。針對重點小區、重點任務開展不定期巡回督導,下達限期整改通知單75份;對已整改小區開展“回頭看”,切實消除問題反彈隱患,全面激發物業企業良性發展內生動力,推動行業服務水平整體提升。(胡平)
▌來源:桐城新聞
▌責編:木子 小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