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政府或許沒想到,其強接中資企業子公司的行為,在西方激起強烈反應。中方反制如利刃出鞘,直擊西方痛點。作為主責方,荷蘭慌了神,忙求與中方會面以緩解制裁壓力。但其表面妥協難掩真實意圖,更出乎意料的是,不到24小時,安世半導體公司的中國員工發聲,稱自己又遭不公對待。
![]()
這兩天,中國商務部連發兩道禁令,一是升級中重稀土、超硬材料以及鋰電池等領域執行新的管制政策,二是禁止安世半導體中國及其分包商出口在中國生產的特定成品部件和子組件,這一局面讓美歐措手不及,不僅阿斯麥公司的光刻機生產遭遇阻礙,美歐的汽車生產也因芯片短缺而陷入停滯狀態。
中方的反制精準擊中要害,荷蘭政府沒想到,搶到手的安世半導體實為“燙手山芋”。該公司80%封裝產能在東莞,近半營收來自中國,產業鏈大多扎根中國。中國出口管制令一出,其芯片成品與關鍵元器件出貨受阻,稀土材料收緊更讓ASML叫苦——缺中國稀土,高端EUV光刻機鏡頭都難打磨。
于是荷蘭經濟事務大臣請求與中國部長見面談判,尋求中方解除相關限制措施。據新華社2025年10月21日消息,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預警,安世斷供或致大眾等車企部分產線4-6周內停工。荷蘭經濟大臣卡雷曼斯忙致電中國商務部,請求磋商,態度急轉。
![]()
![]()
看起來,荷蘭似乎是知錯了,但真這么想那就是被騙過去了。荷蘭經濟事務部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Vincent Karremans)當天在接受本國電視節目《Buitenhof》采訪時仍然狡辯宣稱,“中方認為荷蘭正與美國聯手干預安世半導體事務”,但荷方此次行動的目的,“是為了防止這家公司的前中國首席執行官將業務和知識產權轉移出歐洲”。
而且荷蘭政府向中方提出了一項要求,即必須保證安世半導體繼續留在荷蘭境內,這意味著在強制接收中資資產后,并無返還計劃。
![]()
不僅如此,安世半導體的中國員工也告了一狀,在外籍董事奪權后,安世中國團隊的賬號被封,市場傳出安世半導體不再支付中國員工勞動報酬的消息,面對這一緊急情況,中國區已啟動獨立的自救行為。聞泰科技表示正在“加緊拉通國內供應鏈,確保國內客戶的供應”。
更尷尬的是,荷蘭總部試圖發郵件宣布“全面停擺”以控制中國分部,卻被安世中國直接打臉——后者明確表示生產與發薪一切正常。
近日,安世中國發布全員信,強調兩點:安世國內公司屬中企,無需執行外部指令;國內運營及員工薪資福利正常,由國內發放。由此可見,安世中國或與荷蘭總部切割,獨立運營。
![]()
![]()
若荷蘭堅持“強占資產”思維,拒不糾正對中企的不公,其協商終將流于形式。中國維護企業權益的決心不可動搖,全球產業鏈的穩定亦不容破壞。目前看,荷蘭尚未因中方反制而收斂,需進一步施壓。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如果中國不能制裁住荷蘭,那其他西方國家也會效仿。
中荷此番博弈,其背后,是美國“50%穿透規則”的直接授意:凡中資持股超50%的企業,其全球子公司均被視為“受控實體”,可被任意制裁。荷蘭扮演美國打手角色,配合打壓中企。
阿姆斯特丹上訴法院10月14日公開的法庭文件顯示,早在今年6月,美國官員就已通知荷蘭官員,如果安世半導體想從美國最新調整的“實體清單”中獲得豁免,其中國籍首席執行官“必須被替換”。后來發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荷蘭政府立馬撕下了中立偽裝。
荷蘭政府意圖明顯,既向美國示好,又圖謀私利,想將安世半導體這一優質資產留在本土。此次,荷蘭政府無視中企100%控股安世半導體的事實,強行凍結中資母公司股權,剝奪中國籍高管職務,試圖將這家全球功率半導體巨頭“國有化”,開了惡劣先例。
中企業務遍布全球,若放任荷蘭此舉,未來中國可能頻遭挑釁。因此,必須明確紅線,必要時“以力制衡”,維護公正。
一些西方人真是白癡,我覺得他們生活在某種后殖民世界,什么想法都任人擺布,根本無法理解世界已經從20年前的狀態走了出來。這太荒唐了。
![]()
安世半導體荷蘭總部與中國業務原為共生,歐洲廠造芯片,東莞廠封裝組裝。國內獨立運營并斷供后,荷蘭方急欲與中方協商,尋求豁免。現主動權在中國,不容外方干涉。
荷蘭發生的這件事,進一步凸顯了盧沙野言論的價值,如今的中國已然如一頭崛起的大象,實力強勁,不能再延續以往韜光養晦的策略,否則,一些無關緊要的小國都敢肆意冒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