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多地宣布將從今秋起試行中小學“春秋假”,不少地方將“春秋假”安排在11月,為期3天,連上周末,中小學生可“喜提”5天“小長假”。
多地公布秋假時間
從各地發布的通知來看,浙江省的寧波、湖州、嘉興、金華蘭溪、臺州椒江、臺州三門、臺州天臺;廣東佛山等地的2025年春秋假時間均安排在11月12日至14日,與周末的15日、16日銜接,形成5天假期。
浙江省的衢州2025年秋假時間暫定為11月19日至21日,與周末的22日、23日銜接,形成5天假期;金華(除蘭溪)秋假時間普遍安排在11月21日至25日,同樣是與11月22日、23日的周末銜接,形成5天假期。
中小學春秋假制度的逐步推行,將為國內旅游市場注入新活力
9月16日,商務部等9部門對外發布了《關于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稱《措施》),提出五方面19條舉措。其中,第十三條指出:優化學生假期安排,完善配套政策。
在放假總天數和教學時間總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氣候條件、生產安排、職工帶薪休假制度落實等因素,科學調整每學年的教學和放假時間,探索設置中小學春秋假,相應縮短寒暑假時間,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務消費時間。
春秋兩季氣候宜人,更適合開展深度親子互動
業內人士認為,中小學春秋假制度的逐步推行,將為國內旅游市場注入新活力。隨著家庭和學校對假期教育價值的日益重視,市場上兼具游覽性、教育性與實踐性的專業研學及親子產品需求預計將持續增長。
讓孩子們在春光秋色中感受季節變遷,在田野鄉間了解作物生長,在博物館里對話歷史文明,這些鮮活的教育體驗是任何課堂教學都無法替代的。
說到底,放春秋假,體現了尊重成長規律、拓展教育邊界、擁抱美好生活。
讓春秋假成為滋養孩子成長的美好時光
有專家指出,實施春秋假的主體責任集中于教育系統,但與之相關的安全風險、教學壓力、孩子沉迷網絡等現實問題非一家之力能解決,需要加強跨部門協作。基于此,設立春秋假需要包括教育部門在內的多個部門協同發力,盡可能多為孩子、為家長考慮周全,盡可能消除障礙、暢通渠道,才能實現多贏。
有業內人士接受采訪時表示,教育部門嚴禁學校在秋假期間給學生布置任何形式的家庭作業、實踐報告等;不對假期活動進行考核、評比,不要求學校報送總結材料,避免增加教師負擔。
這一建議,頗為中肯。如果放了春秋假,結果作業多了,孩子怎樣玩得愉快?
中小學春秋假成功落地,關鍵在務實。雷厲風行落實,腳踏實地推進。配套措施也應有所準備,精準匹配學生需求與當地實情。
期待各方共同努力,讓春秋假成為滋養孩子成長的美好時光,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創造更多可能。
來源 | 新聞坊、澎湃新聞、九派新聞
編輯 | 姜玉函
責編 | 李雪
出品 | 民生周刊新媒體部
![]()
關注民生周刊視頻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