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
2025第三屆成都國際文學周核心活動之
“茅盾文學獎得主進校園”
在崇慶中學舉行
![]()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第六屆茅盾文學獎得主徐貴祥(左)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得主徐貴祥
攜經典作品《歷史的天空》
以“我的文學夢” 為主題
與學校近300名師生
進行了近兩小時的深度文學對話
活動不僅讓學生近距離接觸文學大家
更讓天府文脈在互動中得以傳承
![]()
活動在崇慶中學同學們自編自導的音樂情景劇《閃耀的理想》中啟幕。悠揚的歌聲與靈動的舞姿交織,將青春朝氣與文學理想具象化呈現,贏得現場陣陣掌聲。隨后,學生代表帶來詩歌朗誦《以文為炬,點亮少年夢》,從王勃“海內存知己”的豪邁,到陸游筆下“成都山水”的詩意,再到當代學子對文學的熱愛,短短5分鐘的朗誦串聯起4300年蜀州文脈,完成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接力。
在主題分享環節,徐貴祥以自身創作經歷為切入點,結合《歷史的天空》《仰角》等經典作品,向師生拆解文學創作的“底層邏輯”:“文學不是歷史的‘復印件’,而是要從時代洪流中抓取個體的命運軌跡。”
![]()
徐貴祥(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第六屆茅盾文學獎得主)
文學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窗口。文學能夠嵌入人的心里,它能改變人的精神面貌。我們通過文學鑄魂育人,人的境界提升了,城市的建設就好了,我們這個城市的天空就會更藍,大地更綠。
![]()
談及從軍營戰士到文學大家的成長歷程,徐貴祥特別強調經典閱讀的重要性:“每一本好書都是一把鑰匙,能為青少年打開更廣闊的精神世界。”他鼓勵學生們養成“讀經典、悟經典”的習慣,在閱讀中積累創作素材,構建個人的文學認知體系。
![]()
![]()
“文學應該歌頌苦難還是超越苦難?”
“面對創作瓶頸該如何突破?”
在互動環節,崇慶中學7名高二學生接連拋出直擊文學創作核心的問題,徐貴祥結合自身30年創作經驗,逐一給出兼具深度與實用性的解答。
針對“苦難書寫”的疑問,他提出“文學要超越苦難見精神”,強調作家需以悲憫之心觀察生活;談及創作瓶頸,他分享“晨間寫作30年”的習慣,直言“規律比靈感更可靠”;在多人物敘事技巧上,他總結“主線貫穿、細節立骨”的方法,建議學生從“繪制人物關系圖譜”入手練習;關于好作品的標準,他明確“思想深度、藝術高度、情感溫度缺一不可。”現場學生認真記錄,大家表示,這些干貨讓自己對文學創作有了新認知。
![]()
![]()
活動尾聲,徐貴祥為7名提問學生親筆簽名贈送《歷史的天空》,學生代表則向徐貴祥贈送“筆墨鑄軍魂,雄風揚正氣”的書法作品。
![]()
徐貴祥(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第六屆茅盾文學獎得主)
崇州的學生給我一個意外的驚喜,在我給他們談文學、講故事的過程當中,我看到他們清澈的眼神,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愛,對我最好的獎品就是孩子們那一雙雙清澈的眼睛。我到崇州感受到這里彌漫著濃厚的文學氣息。它們伴隨著青春的顏色,在崇州這塊土地上飛揚,并且滋養著這塊土地,因此我覺得崇州的發展道路上始終伴隨著文學的聲音、文學的味道,我希望崇州成為中國的文學之鄉。
記者|羅鈺佳 吳宇佳 王可妹(實習)
編輯|余霞 張浩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