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說現在就業市場不容易,尤其35歲好像成了一道坎,但凡事總有例外。
就在不少人為“中年職場危機”發愁的時候,今年58歲的李楠——前龍湖集團高級副總裁、商業地產總經理,在“退休”兩年后,不僅沒閑著,還成功再就業了。
她的新職務是中國國際貿易中心有限公司的董事、總經理,還兼任國貿物業酒店管理公司的董事。
李楠是中國商業地產圈里少有的資深女性高管,是中國最早涉足商業地產的那批專業人士。
在進龍湖之前,李楠曾任職于凱德商用、武漢新民眾樂園、武漢百勝餐飲等企業。
2015年5月,李楠迎來了職業生涯的重要轉折點,時任龍湖集團CEO的邵明曉將她請到龍湖,接替魏健出任商業地產部總經理。
彼時的龍湖商業雖有布局,但還沒成氣候,正急需懂行的人來帶動成長。而李楠帶來的,正是凱德那套標準化、系統化的管理方法。
而且她不是一個人來的,幾位凱德的老同事——田昆、陳琦、肖宏偉等也陸續加入,后來都成了龍湖商業的中堅力量。
在龍湖的八年時間里,李楠歷任商業地產部總經理、集團副總裁、集團高級副總裁,一手主導了龍湖商業地產的飛速發展。
從2015年至2023年上半年,龍湖開業運營商場從15座增加到超過80座,在手項目超過140座,其中50余座商業項目是在她任期內開業的。
她主導打造了“天街歡樂季”“66天街歡搶節”“天街廟會”三大品牌活動,這些IP成功出圈,讓龍湖商業在行業里備受關注。
更亮眼的是業績——她帶領團隊把租金收入從2014年的8.8億元,一路拉到2022年的94.3億元,八年翻了十倍多。
龍湖創始人吳亞軍曾高度評價她,說她能一邊解決老問題,一邊搭團隊、建制度,同時還搞創新業務和數字化轉型,能力非常全面。
李楠在內部建立了完整的商業體系。比如她推動“年銷售回款10%投入商業投資”,為持續擴張備足了彈藥;還建了大數據平臺,推行“商場總導演”管理模式,和幾千家商戶建立合作,每一步都很有章法。
不過時間來到2023年,房地產行業進入新階段。住宅市場利潤變薄,房企紛紛轉向商業地產找增長。
擁有先天優勢的龍湖,也在不斷鞏固和加強商業航道,但時代浪潮的退去,也意味著過往“凱德模式”不再適用。
打法一變,人也跟著變。
2020年,原凱德系經理人、龍湖商業副總裁肖宏偉離職,轉戰弘陽商業;而同樣是老凱德的陳琦,也從龍湖商業副總經理一職抽身離開,加盟旭輝。
2021年,李楠在凱德的老搭檔、原龍湖商業總部招商及運營中心總經理田昆也宣布出走。
就連李楠本人,也漸漸偏離龍湖商業的決策核心,轉向龍湖商業的對外溝通和市場性宣傳。
2023年8月初,龍湖正式對外宣布,高級副總裁、商業地產部總經理李楠將退休,而她的接班人,是原華潤萬象生活商業華南大區總經理包偉。
一位“80后”生力軍接替了56歲的李楠。
李楠退休時56歲,符合女性法定退休年齡,就在外界以為她要養老了,結果兩年后,58歲的她重新上崗。
為什么中間空了兩年?大概率和龍湖對高管的競業限制協議有關。
根據法律規定,競業限制最長不超過兩年,而她從2023年退下來,到2025年重新亮相,時間剛好吻合。
從企查查等第三方平臺發現,今年年中開始,她便陸續進入到國貿各個平臺的高級管理人員名單當中。
其中,今年5月9日,李楠成為中國國際貿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經理;兩個月后,其再度成為國貿物業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
中國國貿是1985年成立的中外合資企業,中方股東是中國世貿投資,外方是馬來西亞郭氏家族的嘉里興業。
它最知名的就是北京CBD的國貿建筑群——包括酒店、公寓、寫字樓、商場和會展設施,總建面112萬平米,是國內最大高端商務綜合體之一。
不過,即便是這樣的地標項目,也難逃市場下行壓力。
根據2024年半年報,國貿的收入和凈利潤都在下滑。寫字樓租金收入更是跌到近七年最低,商城、公寓的租金也在不同程度下跌。
市場大環境不好,寫字樓空置率不低,商業租金壓力大,國貿雖然地段頂級,但也得在運營和服務上下功夫。
而這,恰恰是李楠擅長的。她在龍湖證明了不僅會做IP、搞活動,更能搭建一套可持續的商業運營體系。這種能力,正是當前國貿所需要的。
你看,58歲對很多人來說是跳廣場舞、帶孫子的年紀,但對李楠來說,卻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年齡不是問題,實力才是硬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