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一個政權垮臺,可能不需要一顆子彈?
2024年底的大馬士革,冬天來得特別早,寒意鉆進骨頭里。當朱拉尼和他領導的“沙姆解放組織”(HTS)武裝浩浩蕩蕩開進這座古老的城市時,很多人以為持續了十多年的噩夢終于結束了。街頭巷尾,人們的表情很復雜,有迷茫,有觀望,但很少看到發自內心的狂喜。大家都在等,等著新主人兌現那個“繁榮與秩序”的承諾。可等來的,卻是另一種讓人絕望的寂靜。
城東的老巴扎里,面包店老板阿卜杜勒每天凌晨三點就得起床。他不是怕起晚了生意不好,是怕去晚了連配給的劣質面粉都搶不到。他的烤爐不再是二十四小時散發著香氣,而是像個哮喘病人一樣,隨著電力的時斷時續,有一搭沒一搭地喘著氣。一個馕的價格,在過去一個月里翻了三倍,可買的人卻越來越少,因為大多數人的口袋比臉還干凈。阿卜杜勒看著櫥窗里自己烤出的干癟面包,再看看街上那些扛著槍卻眼神空洞的士兵,心里總犯嘀咕:這些人明明打贏了,怎么感覺大家的日子,反倒比打仗的時候還難熬?
這就是大馬士革正在上演的“無聲之戰”。沒有炮火連天,沒有血肉橫飛,朱拉尼的政權卻像被一根無形的繩索勒住了脖子,越掙扎,勒得越緊。這根致命的繩索,不是來自戰場上的敵人,而是來自經濟上的全面窒息。說白了,就是斷糧了。
那么,這根要命的繩索,究竟是誰遞過來的?
![]()
鏡頭要從大馬士-其拉到萬里之外的紐約,聯合國總部那間氣氛永遠嚴肅的安理會會議室。在這里,西裝革履的外交官們推來搡去的文件,決定著阿卜杜勒的面包坊明天還能不能開張。最近一輪關于敘利亞問題的討論,節奏被一個意想不到的角色打亂了。當美、英、法等國還在為是否該給朱拉尼新政權一個機會,逐步解除制裁而討價還價時,中方的代表發言了。
沒有慷慨激昂的陳詞,也沒有復雜的政治術語,中方的邏輯簡單得像一道小學算術題:我們無法同意向一個由“沙姆解放組織”主導的政權提供任何形式的國際援助。理由?這個組織,直到今天,還赫然掛在包括聯合國和中國在內的多個國際反恐名單上。朱拉尼本人,就是從“基地”組織敘利亞分支里走出來的。雖然他一再宣稱已經與過去切割,試圖把自己包裝成敘利亞的“民族解放者”,但他的所作所為,卻在不斷地打自己的臉。
![]()
這并不是空口無憑的指責。根據總部位于英國的獨立機構“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SOHR)多年來發布的報告,HTS在其控制區內,通過其嚴酷的宗教警察和安全機構,對持不同政見者、少數族裔以及世俗人士的鎮壓從未手軟,數千平民因此人間蒸發或死于非命。就在2024年下半年,他們奪取全國控制權后不久,其武裝力量在敘利亞西海岸地區對阿拉維派社區展開的清洗行動,更是釀成了駭人聽聞的慘案。
中方的態度,就像一個嚴謹的風控官在審核一筆巨額貸款。你公司的創始人有犯罪前科,核心團隊成員背景不清不白,公司章程里還寫著一些危險的條款,現在你想來貸款搞建設,我怎么可能批?“一個連自身軍隊都無法完成凈化,無法與極端主義思想進行徹底切割的政權,如何讓我們相信它能給敘利亞人民帶來真正的和平與穩定?”——這幾乎就是中方立場的潛臺詞。
![]()
這一票,看似只是一個程序,卻像一個精準的電閘,瞬間切斷了朱拉尼政權的生命線。在當今世界,任何一個戰后國家想要重建,都離不開國際社會的援助,尤其是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些機構的資金支持。而這些機構的行動,很大程度上需要聯合國安理會的集體背書。中國的“不”,等于直接給朱拉尼的政權賬戶判了死刑。沒有了國際援助,朱拉尼向人民許諾的醫院、學校、公路、電廠,一夜之間全都成了鏡花水月。他可以靠武力占領一座城市,卻變不出真金白銀來支付公務員的工資,更無法阻止貨幣的崩潰。世界銀行發布的最新數據觸目驚心:僅2024年上半年,敘利亞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就暴跌了41.2%。這冰冷的數字背后,是無數個像阿卜杜勒一樣的普通人,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畢生積蓄變成一堆廢紙。
就在大馬士革的爐火一寸寸熄滅時,莫斯科郊外的某個別墅里,一個幾乎被世界遺忘的“舊日幽靈”,似乎正在悄悄地擦拭著自己的盔甲。
![]()
他就是巴沙爾·阿薩德。當朱拉尼政權在經濟泥潭里越陷越深,威信掃地的時候,這位前總統的名字,開始像野草一樣,在敘利亞民間的交談中瘋長起來。人們懷念的,或許不是那個強權的統治者,而是他治下那個雖然壓抑、但至少物價穩定、水電充足的舊日時光。在經歷了十多年的血與火之后,人們對混亂的恐懼,已經壓倒了對自由的渴望。這是一種殘酷的現實,也是一種人性的必然。
而俄羅斯,這位阿薩德最堅定的支持者,顯然沒有閑著。普京沒有把這位“老朋友”當成棄子,反而為他保留了東山再起的最后火種。在敘利亞政府軍看似土崩瓦解的表象之下,其最精銳的幾支部隊,如以勇猛著稱的第25特戰師(其前身是大名鼎鼎的“老虎部隊”)和由總統弟弟馬赫爾·阿薩德掌控的第4裝甲師,其核心骨干和重型裝備都被以各種方式保存了下來。這些部隊雖然在長年內戰中元氣大傷,但組織架構尚在,老兵的忠誠度依然很高。只要外部的資金和武器援助一到,他們就能在短時間內“復活”,成為敘利亞境內任何勢力都無法小覷的軍事力量。阿薩德的回歸,似乎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幻想,而是一個正在滴答作響的倒計時。
![]()
然而,今天的敘利亞,早已不是阿薩德當年掌控的那個國家了。就算他能奇跡般地返回大馬士革,他面對的也將是一個支離破碎的爛攤子。想讓這個國家重新整合,簡直是難于上青天。
這盤棋上,玩家實在太多了。伊朗,作為阿薩德的另一個鐵桿盟友,為了保住通往黎巴嫩的“什葉派走廊”,在敘利亞投入了血本,它絕不可能坐視阿薩德的政治遺產被清零。北邊的土耳其,則在敘利亞北部扶植了一大批自己的代理人武裝,其首要目標是遏制庫爾德勢力的擴張,對它來說,一個統一而強大的敘利亞,無論在誰手里,都不是什么好消息。更別提那個沉默的鄰居以色列了,它的空軍就像不知疲倦的夜鷹,幾年來對敘利亞境內任何被懷疑與伊朗有關的軍事目標進行了數百次空襲。以色列的邏輯很簡單:不管誰在臺上,都不能讓伊朗在我的家門口安營扎寨。
![]()
阿薩德的回歸,牽動的將是整個中東地緣政治最敏感的那幾根神經。他回來,很可能不是和平的開始,而是新一輪更加復雜的代理人戰爭的序幕。
說到底,敘利亞的這場風云變幻,給我們所有人上了一堂關于“權力”的公開課。它用最殘酷的方式告訴我們,在21世紀,最厲害的武器可能不是坦克大炮,而是經濟杠桿和制定規則的權力。最關鍵的戰場,可能不在炮火紛飛的前線,而在恒溫的會議室里。中國這次近乎教科書式的操作,正是這種新權力邏輯的完美展現。它沒有派一兵一卒,卻用一套基于國際規則和自身利益的組合拳,精準地扼住了一個政權的咽喉,也為自己贏得了重塑地區格局的主動權。而對于大馬士革面包店里的阿卜杜勒來說,這些縱橫捭闔的國際博弈,太過遙遠。
![]()
他只是在每一個寒冷的清晨,望著窗外灰蒙蒙的天,默默地祈禱:這一切,到底什么時候才是個頭?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2025天津直博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