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河南的生活和故事,點關注、不迷路!
本文作者:安陽林州林夕潔
![]()
(林州柏尖山)
我從不喜歡悲秋,縱使天地間的萬物都在秋天里蒙上一層悲傷,生命力也衰退了許多,我仍不喜歡悲秋。
當我看見涼風把枯黃的樹葉從樹上摘下時,我也許會感到一瞬的悲傷,但,這是它的命數,我們不必為它悲傷。
當枯葉被風刮的匯在了一起,在大地上勾勒成一幅圖畫,這時我便會感到一陣欣喜,因為這是枯葉在秋天留給我最后的禮物。
如果再配上些淅淅瀝瀝的小雨,滋潤了樹葉或許會更有氛圍。漫步此中,以在秋天里獨有的復雜的情緒細細端詳這個世界,是我涼秋之中最喜歡的事情。
哦,對,最好再配上一杯熱拿鐵。
![]()
我不喜歡悲秋,反而樂在其中,對人文的喜愛也算是一種因素了。
因為在秋天里空中總是醞釀著一種香甜,不至于甜的齁人,也不似花香般芬芳,而是剛剛好。
嗯,我找不到詞來形容那種剛剛好的狀態,這份氣味是秋天獨屬的或者說是北方的秋天獨屬的。
這份剛剛好的香甜總讓人變得慵懶,想讓人盡情的貪戀美好,生活的節奏好像也變緩慢了。
如果非讓我舉一個例子來形容的話,或許就是上小學我經過學校門口時做棉花糖的小攤飄來的那絲甜味,但那份香味我還是形容不出。
這份香甜是溫暖的,或許是因為這份香甜有一部分是來自于街邊在沙礫和鐵鍋中翻炒的板栗,和在暖爐中將糖融出來附在表皮上的紅薯所釋放出來的。
![]()
我愛秋,可能是我生在這座北方的小城之中,體會到這座城市在秋天所獨有的慵懶,所以我喜歡秋。
他們說北平的秋是極有韻味的,我還未體驗過北平的秋,但我愛著林州的秋。
公園里熱熱鬧鬧圍在一起下棋的大爺,總是爭得面紅耳赤,一旁慢慢欣賞菊花的老太太們也會聚在一起八卦,小孩子們便在一旁打鬧了。
我隨意的撿起一片落下的楓葉,似乎跟所有的楓葉都長一個樣,仔細看來卻發現每個楓葉都各有異。
再凝視它的葉脈,曲曲折折,卻都沿著主脈,好像許多條路而最后又匯成一條路。
樹葉是這樣的,而人又該怎樣呢。
讓我著重說幾點秋的美的話,我想顏色是再貼切不過的了,大地變成了豐收的畫卷,各種顏色也都輪番而上了,畢竟是個豐收的季節,走到鄉下是蘋果飽滿的紅, 辣椒熱烈的紅,玉米琥珀色的黃。
只有顏色似乎不夠,于是秋風便吹來了糧食的氣味,玉米被鋪在水泥地,被暖陽照著,索性便把水分和香氣都送出來了,留下的是收獲的喜悅。
![]()
到了山上,便是樹的主場,冷嗖嗖的空氣讓樹打了幾個寒顫,幾片樹葉就被晃落下來。楓葉的橙紅色與枯葉的金黃色,是我見過最美麗的色彩搭配。
遞進的橙紅,從葉尖的深紅向葉柄過渡,邊緣還留著一點未褪盡的金黃,像被秋風精心暈染的水彩。
![]()
樹干在紋路里藏著歲月的痕跡,與枝頭的紅、葉間的金相映,反倒襯得秋的顏色更有層次。
在春天里,樹的葉跟小姑娘似的,嬌滴滴的。
夏天,是看著都活力張揚,充滿的生命力青年。
而秋天反而似一位歷經世事滄桑、成熟的人,望向秋景便好似望向一雙充滿悲傷的眼睛。
秋,好像一直很想教會我們一些道理,待到真正成為一個飽經滄桑的人,或許才能悟出一些吧。
![]()
山坡上的草地上,是我在一年之中最后能見到的熱鬧場景,老老少少都出來了,貪戀這最后的暖陽,孩童在父母的陪伴下嬉戲,打鬧,一不小心摔倒在草上,也不會痛的大哭。
老兩口們便悠閑在山坡上漫步,不慌不忙、不擠不搶。
![]()
山坡上的草有些已經枯了,有些半青半枯著,有些卻還硬挺著,在山坡,青黃相接著,兩種顏色交織著,像給山坡鋪了塊斑駁的舊地毯。
但他們最后都會慢慢枯黃的。
等到時間跳轉到來年春,新的生命會再冒出,青草會再從山坡上冒出來的,山坡上的人們也漸漸會被換一批的,于是草地上便又有當時的熱鬧。
草地上的人到來年或許還會再來的,又或許再也見不到這片草地。
【關于作者】林夕潔,書寫這片平原上的眾生百相、人間百態。【更多爆文】通過公眾號首頁合集查看。僅此一號,長按下圖即可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