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銅鑒湖非常安靜,小草尖上滿是露珠。被云層遮住的太陽遲遲不肯露臉。一群群水鳥從九曲梅軒邊的荷花中飛向曇山,不時蜻蜓點水般地貼著水面飛行。
![]()
今年銅鑒湖的秋季花海別有景致,花的品種也增加了許多,旺花期特別長,給游客留下了極好的印象。由于之前連日的高溫,花季也延長了半個來月,如今花海依舊游人如織,游客大都是老人和秋游的學生,近600個車位的花海停車場幾乎停滿了汽車,大巴車都有近百輛。
![]()
今年的花海保護得非常好,保安溫馨的提醒聲,喇叭里重復播放勸告聲,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有兩處高點可觀看花海全貌,這在從前是沒有的。今年還多了近萬平方米的向日葵,更是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
![]()
銅鑒湖的柿子樹已經栽種兩年了,去年沒結多少果子,今年可是碩果累累。銅鑒湖的柿子形狀與蔣村火柿不一樣。蔣村火柿是圓圓的,銅鑒湖柿子是圓中略帶方。銅鑒湖畔柿子樹不多,所以,只要成熟一個,鳥兒就搶先吃一個,而且能鏤空著吃。一只鳥先來啄幾口,發現味道鮮美,就去呼喚同伴。于是一群鳥飛來,嘰嘰喳喳吵個不停。
我遠觀著,不忍心打擾它們品嘗美食。雙休日,湖邊游人多,柿子樹又長在路邊,鳥兒怕人,不敢吃柿子。兩天下來,終于有三兩個成熟的柿子留給我們品嘗。
![]()
今年的秋天非常特別,到了十月中旬還是驕陽如火,連日高溫弄得四季花卉都無法適應。站在定南公館前的蘇東坡塑像,仿佛在盯著銅鑒湖問:“怎么回事,現在是什么季節?”銅鑒湖邊的桃花、櫻花都有部分開放,湖里的荷花還遲遲舍不得離場,四季花卉只差梅花了。但是,到了10月20日左右,天氣突然轉涼,甚至是變冷。從短袖一下子穿上了薄薄的冬裝。
![]()
杭州現在的桂花已經開了,似冬似秋,我也弄不懂,只知早晚的天有點冷,而不僅僅是涼意。下午4點,日頭已掛在云泉山頭,遠遠沒有夏日時的熱情。薄云略微遮住了太陽,太陽仍堅強地從云的狹縫中射出幾縷弱弱的光芒。湖邊的蘆葦在涼風中搖曳,太陽無力的金光還是輕輕地灑在云泉橋邊。透過蘆葦葉子看著西山落日余暉,使我想起了銅鑒湖湖埠十景里的如意晚霞。
![]()
白鷺在湖面上翱翔,不時變換著自己的姿勢,硬是把這寬闊的湖面當做了自己的舞臺。遠處的樹杈上停著幾只正張望著湖面的灰色夜鷺。白嘴的水雉成雙成對地游蕩在水面上,不時游回水草中覓食。??鳥的頭伸出水面張望著周圍,又一個猛子沉到水中,水面上留下圈圈波紋,沒一會兒,又從不遠處鉆了出來,很像一個喜歡玩水又識水性的調皮小男孩。
![]()
湖邊800畝稻田已經在收割了。沉甸甸的稻穗在夕陽的光芒里與云泉山構成了一幅絕妙的圖畫。收割機的隆隆聲中,我看著發呆。想起了我們小時候的雙搶種田割稻,那時候的農民真的很苦。看看現在一臺收割機,一輛運輸卡車,一天可以收割幾十畝稻田,真的難于想象。裝滿了稻谷的卡車立即送到農業工廠烘干碾米,新米飯直接端上晚餐的餐桌,噴噴香的“銅鑒湖”牌泗鄉大米飯,沒有菜肴都可以吃上一碗。
![]()
收割后的稻田里多了一道風景,那就是巨型“瑞士卷”。我也是第一次在銅鑒湖邊欣賞到這一美景。那草垛與我們小時候的草蓬不一樣,或直放,或斜躺,懶洋洋地欣賞著忙忙碌碌的人們,穿著鮮艷、戴著墨鏡和草帽的美女擺著各種造型,盡情記錄著青春歲月。
![]()
雙休日,三歲不到的外孫壯壯對他娘說“媽媽,我想自己的外公外婆了,我想銅鑒湖。”我聽到女兒的電話很是感動,甚至有點激動,坐高鐵直奔上海,把外孫接回杭州。周六傍晚,同事老靳的外孫小年糕和我家壯壯一起到收割后的稻田里拾秋,原以為就是走一圈,看看收割后留下的稻稈,沒想到稻稈下還留下了些許稻穗,不一會兒就裝滿了一杭州籃。放在五十年前那是一大收獲,回到家就能得到父母的贊許,這一籃稻谷,可以讓雞鴨飽餐一頓呢。
![]()
翻拾稻穗時,外孫的手指被稻禾的齒割破了手指,我們開玩笑說魯班發明鋸子的原理,外孫嘲笑我說;“我說鋸子,外公說鈣。”泗鄉方言鋸子就是“鈣”。回家時,我在車上問外孫;“壯壯,稻谷可以干什么用?”我的話音未落,他非常干練地回答:“稻谷碾成米,米煮成飯。”我有點疑問,他是怎么知道答案的。外孫笑著回答,以前路過稻田時我講給他聽過的,我這才恍然大悟。
![]()
銅鑒湖的金桂丹桂等與九曲紅梅窨在一起,咪一口瑪瑙色的茶湯,那香味直入心脾。曇山、花山、公館山、云泉山等與云杉映波和銅鑒湖湖面構成一幅絕妙的油畫,如上帝打翻了調色盤,一如張道先生《定鄉小識》中“湖藏山腹,紅樹青林”的畫面。
![]()
夜幕降臨,遠處的靈山村已經炊煙裊裊。風水洞已經模糊,好像范仲淹所說的“神仙一去幾千年”。彎月掛在云泉山頂,深秋的涼風吹皺了湖面,輕拂在臉上,感到絲絲涼意。秋蟲失了聲,寂靜的銅鑒湖,只聽到幾聲健身人的腳步聲,陣風來時,還伴隨著樹葉的沙沙響聲。白天喧鬧的場景都已遠去,一切歸于寧靜。
![]()
湖埠村的農家樂依然鬧忙,駱家嶺有兩棵古老的銀杏樹,一棵結滿了白果,一棵一點也沒有。村里傳,乾隆微服私訪至此,嘗過莼菜魚羹,見樹結果多,村民稱:“我們這兩棵樹厲害吧,白果多到吃都吃不完,一半就夠我們全村吃了。”乾隆調侃:“那好,既然吃不完,那就不要浪費,明年就一棵長,一棵不長。”因皇帝金口,兩棵樹便成了如今的樣子。
![]()
各位客官,秋光短暫,秋色宜人,欣賞銅鑒湖的美景可要抓緊時間哦。
??編輯:AETA | 主編:小全 |律師:鄭晶晶
來源:杭州日報、杭州靈山景區、攝影:袁長渭、曹嬌娜、樓航
往期熱文精選
合作、爆料:dadadadapp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