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九月初九的重陽節,
素有登高遠眺的習俗,
這一傳承千年的民俗
不僅承載著敬老的溫情,
更暗藏著疏解秋愁、調養肝氣的中醫智慧。
一、“悲秋”并非矯情,而是身心的自然呼應
中醫理論認為,“天人相應”,秋季氣候干燥,萬物凋零,人體的臟腑功能也會隨之發生變化。肺屬金,主秋,秋季肺氣偏旺;而肝屬木,金克木,肺氣過旺易克制肝氣的疏泄。肝氣主疏泄,有調節情緒、促進氣血運行的作用,當肝氣被抑制,疏泄不暢時,人就容易出現情緒低落、郁郁寡歡、胸悶脅脹等“悲秋”癥狀。
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秋季日照時間縮短,人體褪黑素分泌增加,血清素水平下降,這兩種激素的變化會直接影響情緒調節中樞,導致情緒穩定性下降,更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此外,秋季氣溫下降,人們戶外活動減少,社交互動降低,也會間接加重情緒低落的狀態。
![]()
二、重陽登高,為何能疏解情緒養肝氣?
重陽登高的習俗由來已久,古人選擇在這一天登高,除了避災祈福,更與秋季的養生需求密切相關。從中醫養生角度分析,登高對疏解“悲秋”情緒、調養肝氣主要有三大作用:
1.登高望遠,開闊視野解肝郁
“目為肝之竅”,眼睛與肝臟的功能密切相關。登高遠眺時,視野豁然開朗,目之所及皆是開闊的景致,能夠刺激眼部經絡,間接調節肝氣的疏泄。當人們凝視遠方的山川、田野時,緊繃的神經得到放松,心中的郁結也隨之消散,這正符合中醫“肝喜條達而惡抑郁”的特性,有助于肝氣的順暢運行。
2.戶外活動,氣血運行助肝養
登高屬于輕度的有氧運動,在攀登過程中,身體的氣血運行加快,全身經絡得到疏通。中醫認為,“肝藏血”,氣血充足且運行通暢,才能為肝臟提供充足的營養,維持肝臟的正常功能。同時,運動能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幫助排出體內的濁氣,改善因肺氣過旺導致的氣機郁滯,從而減輕對肝氣的克制,達到養肝氣的目的。
![]()
3.親近自然,天人合一調身心
秋季雖有凋零之景,但也有天高云淡、層林盡染的壯美。登高時置身于自然之中,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感受著大自然的生機與活力,能夠讓人從“萬物凋零”的負面聯想中脫離出來,重新建立與自然的連接。這種“天人合一”的狀態,能調節人體的臟腑功能平衡,緩解因季節變化帶來的身心不適,讓情緒逐漸趨于平和。
三、重陽登高養生,這些細節要注意
雖然登高益處多多,但要想達到疏解情緒、養肝氣的效果,還需注意以下幾點,避免適得其反:
1.選擇合適的登高地點與強度
應根據自身身體狀況選擇登高地點,避免攀登過于陡峭、險峻的山峰。中老年人或體質較弱者可選擇坡度平緩、海拔較低的山丘或公園內的高臺,登高強度以身體微微出汗、不感到疲憊為宜,切忌逞強過快攀登,以免耗傷氣血。
2.注意保暖與補水,順應秋燥特性
秋季晝夜溫差大,登高時應根據氣溫變化增減衣物,避免受涼。同時,秋季氣候干燥,登高過程中出汗會導致水分流失,需及時補充溫開水,保持身體津液充足,防止秋燥傷肺,間接影響肝氣的調養。
![]()
3.結合情緒調節,事半功倍
登高時可主動調整心態,放下工作與生活中的煩惱,專注于眼前的景致,或與同行者輕松交流,分享心情。也可適當進行深呼吸練習,在登高至開闊處時,深吸一口氣,再緩緩呼出,有助于排出體內郁氣,進一步緩解情緒壓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