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死活不買美國大豆,特朗普徹底不裝了,直接喊話報復中國,不買中國食用油,要買“國產”。特朗普說的這番話是否有底氣,美國真的能實現“自產自銷”嗎?
![]()
特朗普拒買中國食用油
在揚言對中國征收100%關稅又猶豫后,特朗普再次拋出了最新對華策略,放話不再購買中國食用油,因為中國不買美國大豆,所以美國要“報復”。“報復”這兩個詞可不是憑空捏造,而是特朗普本人就是這么說的。
這番直白的宣言,徹底撕下了“市場自由”的偽裝,將中美貿易摩擦從大豆田直接燒到了美國民眾的廚房。特朗普也不裝了,直言美國就是要“報復”,不僅如此,特朗普還堅定地表示,美國完全有能力自產自銷,根本不需要從中國購買。
![]()
美國農民正在收割大豆
讓特朗普狗急跳墻的原因,就是因為中國不為所動,堅持不買美國大豆,轉而向南美瘋狂采購,儲備的大豆都能用到明年了。特朗普現在內有農民“抗議”,外有南美勁敵,在這種背景下,特朗普要是不做些什么,恐怕難平眾怒。
先不說特朗普這招能不能行得通,但是只要有這么一個對華強硬的動作,特朗普也算是對國內的農民有個交代。特朗普可以借此機會將民眾的不滿轉移到中國身上,而他則扮演為了美國農民利益與中國硬剛的“英雄人物”形象。
不過,美國食用油真能如特朗普所說的那般“自給自足”嗎?數據證明不見得。美國農業(yè)部最新報告顯示,盡管美國大豆大豐收,美國大豆壓榨量也有提升,但是多因為生物燃料行業(yè)對豆油的需求增加,食用豆油的領域相對穩(wěn)定。
![]()
中國國產豆油
如果特朗普的呼吁落地,意味著美國大豆產業(yè)可能面臨供應減少而國內需求增加的局面,會進一步推高美國國內豆油價格。美國大豆壓榨業(yè)的利潤本就依賴出口,如今中國訂單流失導致大豆價格暴跌,榨油廠勉強靠政府補貼維持運轉。
因為美國的豆油生產成本遠遠高于中國,要讓民眾接受這種“高價油”,要么政府加碼補貼,要么企業(yè)虧本經營,最終都是納稅人買單。這場食用油風波剛露苗頭,美國超市的貨架就先“慌了”,不少民眾開始了囤積工作。
![]()
大豆壓榨設備
更諷刺的是,這場“報復”根本傷不到中國。中國對美國食用油出口量并不大,即使失去美國市場,中國也可以找到其他市場,因為中國憑借的是“物美價廉”,不愁找不到買家,而美國大豆失去中國市場,那可真是“滅頂之災”。
切斷與中國的食用油貿易,不僅難以真正解決美國豆農的困境,還可能推高美國生物燃料和食品價格。特朗普或許能靠口號煽動一時情緒,但改變不了經濟規(guī)律,在全球化時代,產業(yè)鏈的分工早已深度綁定,任何“脫鉤斷鏈”的嘗試,最終都會反噬自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