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看似普通的產檢,可以改變兩條生命的走向”。在生活中很多準媽媽都認為不停地產檢沒有必要,但產檢真正的作用是把母子可能遇到99%的風險提前鎖進“安全區”。此次科普,幫你一次性讀懂產檢的重要性,產檢時間及項目,不做產檢的危害。
![]()
一、為什么說“產檢不是小事”
1、為孕媽媽攔截危險:
隨著孕期的增加,孕媽媽的各項指標會隨之波動,然而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指標波動,會導致嚴重的后果。
(1)妊娠期高血壓:隨著孕期當地增加,孕期會有高血壓的發生,而輕微的高血壓會導致孕媽媽發生子癇,胎盤早剝,母嬰死亡率上升等。
(2)妊娠期糖尿病:胎盤分泌的激素會對抗胰島素,會導致孕婦血糖增加,高血糖可能會導致難產風險的增加。
(3)甲狀腺異常:在甲狀腺功能的檢查中,甲減可能會導致胎兒發育遲緩,甲亢則會導致早產或者流產的風險。
(4)感染防控:檢查乙肝,梅毒,艾滋等,通過母嬰阻斷減少垂直傳播的風險。
2、對胎兒進行監測:
早期發現胎兒異常:通過超聲,NT,無創DNA,羊水穿刺,大排畸等篩查胎兒異常,觀察胎兒是否出現頭部,心臟,四肢,等器官結構異常,及時發現無腦兒,先天性心臟病,脊柱裂等嚴重畸形。
3、為分娩做好準備:
產檢不僅是為了檢查懷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為分娩方式做好準備。在整個孕期過程中,醫生通過對各項數據的積累,指標的監測,孕媽媽骨盆條件的記錄,胎盤位置等一系列指標綜合評估,選擇出最佳的分娩方式:順產or剖宮產。
二、產檢具體項目及時間
1、0-6周:確定懷孕,檢查孕三項(查血不需要空腹)
2、6-8周:首次檢查超聲,確定胚胎數量,判斷胚胎在宮內還是宮外,是否有胎心胎芽,觀察子宮形態是否有畸形,子宮肌瘤等情況。
3、11-13+6周:NT檢查,通過測量胎兒的頸項透明層厚度,來預測胎兒是否出現染色體病的風險。
建檔:孕媽媽帶上醫保卡,身份證,已經做過的檢查等到醫院進行建檔,在此過程醫生會進行全面的檢查。檢查項目:血常規,尿常規,婦科檢查,肝腎功,血糖,血脂,血壓測量,心電圖,甲狀腺功能等相關檢查。(空腹查血)
4、15-20周:無創DNA檢查,如高風險,則需要進一步進行羊水穿刺檢查。
5、21-24周:大排畸超聲(胎兒系統/四維超聲檢查),測量胎兒的頭圍、腹圍、股骨等長度; 檢測胎兒的顱內、脊柱、口唇、心臟、肝臟、腎臟等重要器官和部位是否存在畸形;檢查胎位、羊水、胎盤、臍動脈等情況。
6、24-28周:OGTT糖耐量檢查,血常規,鐵蛋白等檢查,到了孕中期和晚期,體內的胰島素分泌會隨之減少,血糖會隨之升高,可能會出現妊娠期糖尿病。
注意:糖篩測試前三天,需保證平時正常飲食,測試前一天晚上8點后禁食禁水,第二天需要保持空腹,到醫院后先抽空腹血糖,然后在5分鐘內喝下75g葡萄糖水300ml,從喝水的第一口開始計時,服糖后第1小時、2小時分別抽血檢查血糖。抽血期間需要靜坐、禁食。
7、28-32周:骨盆測量及胎位監測,孕晚期開始,胎兒長大,子宮隨之擴張,有可能會壓迫盆底靜脈,導致水腫,但檢查同時出現高血壓和尿蛋白的情況,就要警惕是妊娠高血壓的可能。32周開始,建議每兩周進行一次產檢。
8、33-34周:胎心監測,通過對胎兒胎心的監測,評估胎兒是否出現缺氧以及其他情況。
![]()
9、35-36周:檢查陰道分泌物,看是否感染。如果孕媽媽感染了致病菌,可能會導致胎兒在生產的過程中受到感染從而引發新生兒肺炎,腦膜炎等。
10、38-40周:評估胎兒生長情況,做好生產準備。
三、給孕媽媽的小建議
1、建檔當天就把后續產檢日期一次性設置提醒,并提前1天再彈一次,防止睡過頭或工作一忙就忘。
2、抽血項目需空腹,前一晚22:00后禁食水。帶一瓶溫水和面包,抽完血立刻補充能量,避免低血糖。
3、上裝寬松(方便量血壓、做心電圖),下裝裙子或松緊褲(B超脫穿快),鞋子一腳蹬,省去彎腰系鞋帶的麻煩
4、每天固定時間數胎動(飯后1小時,≥3 次/小時);家里有血壓計的,每周同一時間測一次并記錄,就診時給醫生看。
![]()
準時赴約是給胎兒最好的禮物,也是給孕媽媽最好的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