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到一位博主媽媽的分享,心里像被什么東西狠狠撞了一下。
她說,這個暑假,她花了近兩萬給初三的孩子補課,本來心態挺穩的,直到遇見樓下鄰居媽媽。鄰居的孩子才四年級,已經在學初中課程了——媽媽親自規劃,家教輔助,目標清晰:初一前,學完初中全部內容。
聽到博主媽媽的孩子初三才開始沖刺,那位媽媽直接說:“你這么做,以后肯定會后悔的。”
就這一句,隔著屏幕,也扎中了我。
我想,也應該扎中了許多像我們一樣,家里有個“普娃”,在教育這條路上深一腳淺一腳往前走的父母。
那一刻,我心里五味雜陳。
我震驚,我羨慕,一股熟悉的焦慮悄悄爬上來,混著點不甘和自我懷疑:這些年來,我是不是真的太放松了?我是不是一個不夠盡責的母親?那句“你會后悔的”,會不會有一天真的成為現實?
![]()
01
那些五味雜陳的瞬間
我想起了一位老同事。
兩年前中考放榜那天,她發來消息:孩子沒考上普高,送他去了私立高中,學費三萬多。語氣里全是無奈。
她是個挺灑脫的人。孩子小學時,她覺得陪伴太少,就辭了工作;喜歡手作飾品,就研究到能靠它養活自己。可在孩子的學習上,她卻一直反復搖擺。
為了讓孩子讀個好初中,她大房換小房,搬進學區;可她又不想逼孩子,哪怕老師天天告狀說孩子不寫作業,她也隨孩子心意。
整個初中,她家孩子不愿補課,她就不補。直到中考前兩個月,她才花大錢請了一對一老師,算是“為了不后悔”。
結果,成績沒什么變化。但她心里踏實了——至少,她努力過,沒吝嗇過。
成績出來,她明知孩子能力一般,還是不甘心送他去職高,硬是咬牙送進了私立高中。其實她心里清楚,三年后,孩子大概率也考不上好大學。
既要…又要…,既不想…又不愿…——這大概是很多“普娃家長”心里的真實寫照。
我們都不是圣人。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跑得飛快,回頭看看自家那個不上不下的娃,心里總會起波瀾。
這份焦慮不全是攀比,里面有對未來的不確定,有怕自己耽誤孩子的擔憂,也有在教育洪流中不知該往哪走的茫然。
就像我一位朋友說的:
“真正不補課還能成績特別好的孩子,真的少。很多學霸其實從小補到大,只是人家不說罷了。”
水面上,天鵝優雅前行;水面下,它的腳蹼從未停歇。
知道得越多,就越焦慮。我們這些看似“松弛”的家長,內心其實從未平靜。
所以,如果你也曾為此困擾,請先抱抱自己。我們不完美,會焦慮,但這恰恰說明——我們在乎。
02
搶跑,真的能贏在終點嗎?
“四年級學初中”,不是個案,也應該不占少數。這似乎已經不是誰先站到起跑線上的問題了,更像是在漫長的馬拉松賽道上,有人提前開了輛汽車。
我們雖不愿意,卻常被這種速度裹挾,不由自主想跟著跑,甚至也想:要不,我也去找輛車?
最終沒能這么做的,無非三個原因:錢不夠,娃不配合,或者自己下不了狠心。
我見過一些很“卷”的孩子,也聽過一些反思。有位家長的話,初聽刺耳,細想卻在理:
“如果提前學那么有用,那高中復讀生豈不是該包圓清華北大了?”
可現實并非如此。努力學習,或許能為我們保有一個不錯的底線,但一個人的天花板,真的不只是由“搶跑”決定的。
何況,在AI盛行的今天,孩子學習的速度,根本趕不上機器迭代的速度。讓孩子硬“卷”,意義到底在哪?
今年年初,開學前一天,老公的堂哥發來消息提醒:教育孩子,大家都悠著點。
原來,他家隔壁小區,有個初中生因學習問題和父母爭吵,從十多層樓跳下,當場沒了。
堂哥發來視頻,遠遠看見孩子爸爸跪在地上,抱著孩子痛哭。如果時間能倒流幾分鐘,我想他一定會千萬倍壓制自己,不跟孩子吵。
可一切,都不能重來。
03
在“卷”與“躺”之間,找到我們的路
對大多數普娃家長來說,最難的是在“卷”和“躺”之間找到平衡。
我們既沒決心打造“超級牛娃”,又沒法完全“躺平”,該怎么辦?
在那篇博文下面,我看到另一位家長的分享,覺得挺值得參考。
她說:
“我家孩子開學五年級,初中數理過了一遍,英語也不錯,沒上輔導班,都是自學。再說一下,他和平精英也打到星鉆了哦,主打一個該學學,該玩玩。”
這句話悄悄告訴我們一個樸素的道理:“費錢”和“費媽”,你總得費一樣。教育的投入,無論以金錢還是精力的形式,一直都在。
關鍵在于,這種投入是否找到了適合自己家庭的節奏。我們不必因別人“費媽”到極致就恐慌,而是要思考:我們能為什么“費”?我們能如何陪伴、引導孩子,找到屬于他自己的路?
另一位爸爸的話我也很認同:
“做人永遠是第一位的,家庭觀念是第二位,別最后培養出一個‘優秀的白眼狼’。”
深以為然。
學習本身就是鍛煉孩子“如何做人”的重要戰場。通過這件事,磨煉他的自律、堅持和責任感。能拿到好成績,當然好;如果暫時沒有,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出的品質,同樣是他未來安身立命的根本。
這或許就是我們大多數家庭最務實的一條路——不極端“雞血”,也不徹底“放羊”。
寫到這里,我的心也漸漸平靜下來。
樓下的“牛娃”或許還會繼續他超前的步伐,但那是他的賽道。而我們,也要低下頭,接納身邊這個剛寫完作業就急著去玩的普通孩子。
放下對外部賽道的無限焦慮,回歸到守護自家孩子的個性化旅程。
這條路,我們慢慢走,穩穩地走。只要方向是對的,就不怕慢。
與所有在焦慮與釋然中搖擺的父母,共勉。
我是諾媽,家有男娃,探討男娃的養育心得,記錄孩子的學習日常,分享學習干貨,一起共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