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近日,成都一輛小米SU7(參數丨圖片)發生嚴重車禍,發生碰撞后起火,最終釀成一人死亡的悲劇。然而比起事故本身,是事故發生后那扇無法打開的車門。這不僅是小米汽車第一次發生這樣的事情,也并不是小米汽車一家車企出現過這樣的事情。
![]()
在我們生命出現危機的時候,最后的逃生通道如何能夠安全的打開這是如今整個汽車行業面臨的問題
隱藏式門把手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甚至在90年代都已經出現過隱藏式門把手的設計,后來因為各種原因,隱藏式門把手被摒棄,我們日常的家用車上用的大部分都是傳統式的門把手。
![]()
而關于隱藏式門把手的利與弊,我們再來復盤一下
進入到新能源時代以后,隱藏式門把手再次被大規模的應用,一體式的車身設計,使車身線條更加流暢,整體造型更加動感,提升了車輛的顏值和科技感,很多對車型有個性化追求的消費者,隱藏式門把手是一個不錯的設計。
![]()
同時,隱藏式門把手最大的優勢就在于降低車輛的風阻系數,對續航里程能夠進行有效的增加。
除此之外,隱藏式門把手的優勢就告一段落了
弊端也隨著浮出水面,在碰撞或起火等事故中,電動門把手可能因斷電失效,導致車門無法從外部開啟,影響救援。中保研的碰撞測試數據顯示,電子門把手的開啟成功率明顯低于傳統機械把手
除此之外,有些車型在北方嚴寒地區,門把手容易凍結,導致無法正常彈出
并且后期的維修成本高
對于部分乘客以及老人來說,開車門已經成了一個技術活
而隨著安全風險的增加,工信部已經開始進行介入,就在前不久,工信部發布《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強制性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劍指隱藏式門把手設計缺陷。
除了本次成都小米su7的車禍以外,在年3月小米SU7高速碰撞起火、去年4月問界M7事故中,隱藏式門把手均被指阻礙救援。
而說到最后,隱藏式門把手確實有很多的弊端,但是在發生激烈的碰撞的時候,部分油車的傳統式門把手同樣是打不開車門,在汽車發展的道路上,不一定要禁止隱藏式門把手,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對隱藏式門把手的安全進一步提升,能夠有效地保證駕駛員和乘客的安全。
參考資料:工信部文件、車企技術動態、事故案例分析、用戶調研數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