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我又發現了一個新的邏輯:客戶對市場的背調,遠超過業主對當下市場的了解。
有一個業主,來到門店,掛牌一套房源出售,定價186萬掛牌,她是根據隔壁在售房源作為參考掛牌,而中介給她的定價只有160多萬。業主也不問不管,只憑自己的判斷來掛牌。
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案例,融僑三區某業主掛牌一套房子125萬,掛牌第三天,有一位客戶出價110萬,業主認為價格低了,不愿意賣。轉眼2個月的時間過去,業主的價格已經讓步到110萬,而原來的買家已經不想要這套房子了。
這里有一個驗證,現在的客戶對市場價格的判斷,遠遠高于業主,他們更為關注當下什么價格能買,什么價格不能買。我的一個客戶,每天都在貝殼網和幸福里的平臺上,關注著二手房成交價格,她對房子的價格定位,甚至比中介還精準,聊起房子的價格,頭頭是道。
今天,我看到馬尾區成交了一套二手房,用我領導的話來說:開著寶馬車進售樓處,騎著自行車出來。
走進馬尾區,大家都知道名城地產,這個開發商在馬尾區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在房地產發展黃金階段,低成本拿下了不少土地,高溢價的方式賣出房子,那些長樂,連江,馬尾的華僑紛紛買入,許多房子都是以投資的方式買入,早點賣掉的,也跟著賺到了,而現在賣出的業主,價格已經回到了2014年的階段了。
![]()
新大陸壹號,絕對可以成為最好的參考案例。
成交小區:新大陸 壹號;
成交時間:2025年9月;
成交數據:產權220.48平米,5房2廳,高樓層,東南北朝向,簡單裝修,271萬,成交單價12292元/平米。
房源成交分析:
1、房子掛牌111天時間,業主對價格進行5次調整,帶看客戶10余組,成交周期較短,速度也比較快,業主讓價幅度較大,最后一次掛牌298萬,買家談27萬后達成交易。對于談價方面,我說過很多次,不論業主掛牌價格多少,買家的心里都有自己的價格。
2、新大陸壹號這套房子,小編個人很喜歡,雖然在前幾年看過一次,仍舊念念不忘。它在閩江頭排,江景效果好不說,它的戶型設計,也是為了看江而設計。有機會,大家可以去看看它的結構,特別是房子的主臥室。
3、新大陸壹號,小區的體量較大,共有52棟樓,1587戶業主,在售房源81套,出租房源21套,業主掛牌均價22424元/平米,其中別墅占地較多,10棟高層錯落有致,90%以上的房源有看江效果,只要樓層超過6層以上,就有比較好的視野。在馬尾片區所有小區當中,新大陸壹號的品質,應該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
4、特意查了一下新大陸壹號的歷史成交價,前兩年的單價普遍在18000元/平米,近三個月的成交價格,開始出現12000元/平米,若對比2020年,價格差距超8000元/平米。大戶型的房源還有一些競爭力,若是100平米的戶型,且沒有江景效果,單價跌破1萬,已經是常態化了。
購房建議:
馬尾區的溢價時期已經過去了,對馬尾還抱有希望的購房群體,完全可以放棄這個念頭,因為現在的馬尾區,在區塊的發展上,已經全部進入,甚至是地鐵2號線的延伸段,也快要通車了。
以我對馬尾的了解,沿江頭排的大戶型房源,它的還會有一定的保值率,反倒是名城系列小區,在房子的價格上,大概率還有一定的下行空間。雖然是五城區內,但與閩侯的價格對比,馬尾區相對較高,與三江口對比,價格上雖然有差異,但未來三江口的潛力更足。
快安這一段,一面靠山,一面向江,中間段的樓盤已經發展相對飽和,由于周邊都是工廠較多,商業屬性較為薄弱,想要在未來依靠產業以及人口紅利,難度系數較大。
馬尾區目前的房價呈現出一定的區間分布。月度房價平均為1.34萬元/㎡,環比下降了1.17%,單價區間在9734元/㎡ - 24390元/㎡;近一月房價是1.32萬元/㎡;季度房價平均為1.36萬元/㎡,單價區間在8852元/㎡ - 25214元/㎡;年度房價平均為1.50萬元/㎡,單價區間跨度較大,在8378元/㎡ - 40664元/㎡。
![]()
馬尾區普遍價格在12000-13000元之間,特殊房源,特殊對待,一房一價已是當下的價格趨勢,根據個人的需求來定位。
小白觀樓市,更多內容可看主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