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重慶召開了一場重磅級新聞發布會,宣布撤銷江北區渝北區,設立全新的兩江新區,傳聞已久的“三區合一”正式到來了。
消息傳來,不少市民冒雨跑到江北區辦公地門口合影留念,記錄這一重大時刻,個個歡天喜地。
![]()
這次行政區劃,到底調整了哪些內容呢?
第一項調整,依托兩江新區國家級新區,撤銷江北區、渝北區,設立兩江新區
管轄原江北區、原渝北區(不含大灣鎮、統景鎮、大盛鎮、興隆鎮、茨竹鎮)和北碚區的水土街道、復興街道、蔡家崗街道、施家梁鎮、童家溪鎮的行政區域。
區人民政府駐地位金山街道金渝大道66號,也就是在大家常說的汽博中心。
![]()
調整后,兩江新區將著力打造支撐全市承接落實國家重大戰略、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進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等主陣地,加快在全國高質量發展版圖中塑造新優勢、爭創新地位。
簡單的說,兩江新區將成為未來重慶經濟發展的主陣地,核心中的核心。
第二項調整,將與北碚區國土空間定位趨同的原渝北區北部大灣鎮、統景鎮、大盛鎮、興隆鎮、茨竹鎮5鎮劃歸北碚區管轄。
通過調整,北碚區增加華鎣山、御臨河、統景溫泉等生態資源,區位優勢與生態文化功能更聚焦,將推動北碚區在更大范圍統籌歷史文化、生態資源,將積極探索文旅康養融合發展新路徑,建設中心城區“生態花園”、生態屏障。
一句話概括,北碚區的主要定位就是主城區的“后花園”。
![]()
經過本次調整,重慶轄25個區、8個縣、4個自治縣。
其中,兩江新區轄31個街道、11個鎮,面積約1360平方公里、人口約352萬;北碚區轄6個街道、11個鎮,面積約1100平方公里,人口約60萬。
調整后的行政地圖,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僅供參考,以官宣為準)
![]()
這次行政調整之后,對哪些板塊影響較大呢。
首先,影響較大的應該是蔡家板塊。
![]()
眾所周知,當年兩江新區的總體規劃里面,蔡家是被納入了新區規劃的,但在行政上又屬于北碚,種種因素之下導致蔡家的整體發展受限。
“費心費力把地開墾出來了,種的果子到底算誰的?”
前段時間,蔡家橋頭由“蔡家歡迎你”改成了“北碚經開區歡迎你”,還引來了很多網友的猜測,蔡家是不是要脫離兩江新區回到北碚。
如今答案出來了,蔡家正式納入了兩江新區,從“干兒子”變成了“親兒子”,未來各種規劃和資源的導入也就更加順暢,重新煥發生機。
![]()
北碚經開區的牌子被拆下
另一個影響較大的,則是中央公園。
眾所周知,雖然中央公園是由渝北區主導的,但整個區域其實由渝北區和兩江新區交織在一起,重視程度不一,導致不能形成合力。
![]()
像中央公園北區域,由于渝北區的高度重視,導入了重慶八中、幾個大商場和眾多行政機構,整個區域活力十射,成為購房者的香餑餑。
但在中央公園南區,學校商業等配套均乏善可陳,一度還被眾多斷頭路阻隔,差點成了被遺忘的角落。
隨和江渝北的合并,這些問題也將迎刃而解,“中央公園難”成為歷史。
![]()
最后一個影響較大的,應該是汽博。
之前兩江新區管委會搬到了龍興,很多人以為汽博中心將會沒落,沒想到最后迎來了一個王炸,管轄范圍也比以前更大了,整個區域也將更有活力。
對于新房市場來說,影響應該會更大。
相信周邊園博園以及花溝路的大片土地,立馬便能成為開發商爭搶的香餑餑,或許還能創下新高。
![]()
為什么這次會出現行政區劃調整呢?
個人認為,以前城市開發就是攤大餅,當年設立兩江新區的目的,就是為了開發江渝北老城區之外的大片未開發土地,拉動經濟增長和快速城市化。
但隨著城鎮化率的逐年攀高,城市發展已經進入到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由增量時代逐漸邁入到存量時代,對核心區的精耕細作也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隨著全新兩江新區的到來,相信整個北區還會迎來更大的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