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易道科研分享
我們看到這篇文章時,眼前一亮。
我們談了這么多年3D打印的工藝參數優化、材料性能提升、設計創新,卻很少有人系統性地討論一個最基礎的問題:
環境條件對打印質量的影響。
同一臺打印機,同樣的參數設置,南方和北方,夏天和冬天打出來的零件性能可能完全不同。
正文部分,我們將選譯《Nature Reviews Clean Technology》2025年最新發表的評論文章,原文標題為《Environment-process-structure-property linkages in additive manufacturing》,作者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Xing Quan Wang和Grace X. Gu教授。
![]()
這篇Nature子刊的評論文章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框架概念—EPSP關系(環境-工藝-結構-性能關系),將環境因素從背景變量提升為主動驅動因素。
對于想要把3D打印技術真正推向工業應用、野外應用甚至太空應用的從業者來說,這篇文章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考維度。
AM易道對于該文章的許多理解和表達已脫離原文章的原始技術表述,有大量原創主觀的解讀創作成分,如需要了解更多原始硬核技術內容,請自行閱讀原文。
正文選譯
環境條件從根本上塑造著增材制造的可靠性和可持續性。隨著增材制造技術走向真實世界的應用環境,這些因素需要被納入建模和設計的考量范疇。
溫度、濕度、振動、重力和壓力等環境變量,以及氣流、光照或顆粒污染等其他因素,都會強烈影響打印零件的微觀結構和機械性能。
當增材制造從實驗室環境邁向工業和現場規模應用時,理解和響應這些環境條件的能力變得至關重要。
在這篇評論中,我們強調將環境條件納入增材制造研究和應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我們所稱的環境-工藝-結構-性能(EPSP)關系框架。
EPSP關系:環境不再是背景板
EPSP關系將環境條件視為塑造打印工藝與打印結構之間關系的主動驅動因素,而非外部背景設置。
溫度波動、濕度變化、機械振動和重力方向都會在制造過程中與工藝條件相互作用,從而影響最終結果。
舉個例子,環境溫度升高會降低冷卻速率并破壞熱梯度,這意味著在炎熱的夏天進行打印時就會遇到問題。
這些變化可能導致內部翹曲、殘余應力積累以及層間結合變弱。
相反,寒冷環境會因快速凝固而導致不完全熔合和脆性界面。
濕度:看不見的殺手
潮濕環境帶來了額外的挑戰。聚合物和樹脂吸收的水分會降低層間粘附力。
隨著打印的進行,吸收的水分會蒸發,在材料內部留下孔隙或氣泡。
高濕度還會加速表面氧化,降低金屬和陶瓷系統的熔體質量和長期耐久性,同時調節3D打印混凝土中的水化動力學,從而塑造微觀結構演變并影響長期性能。
振動:被低估的干擾源
振動是另一個經常被忽視的環境因素,它可能源自交通或附近的施工活動。
在實驗室中,真空泵、離心機和冷卻系統等設備也會產生局部振動,這些振動會改變沉積路徑、導致層錯位、增加表面粗糙度并引入削弱打印零件的微裂紋。
此外,重力和零件方向決定了材料如何流動和沉降。
如果對齊不當,無支撐區域可能會下垂或變形,導致幾何失真和各向異性性能。
當前框架的局限
盡管環境條件對微觀結構和性能有如此大的影響,但目前它們很少被整合到增材制造的設計框架中。
相反,工藝-結構-性能(PSP)關系一直是理解增材制造中材料行為的基礎。
PSP強調通過控制打印速度、流速、能量輸入和冷卻速率等工藝參數來定制微觀結構和性能。
從實驗角度看,保持穩定的環境溫度和濕度水平需要配備熱調節和濕度控制的專用外殼,這增加了系統復雜性和校準需求—而大多數商用打印機并不具備這些能力。
從建模角度看,納入環境變異性需要將熱傳輸、相變和濕氣擴散與依賴工具路徑的沉積動力學耦合起來。
這些仿真依賴于計算密集型的多物理場求解器和實時邊界跟蹤,與基于切片軟件的工作流程配合不佳。
因此,數字孿生模型往往不包含環境效應,限制了它們在真實世界或非受控環境中的適用性。
AI:環境自適應的關鍵
人工智能可以幫助解釋環境-工藝相互作用,并在打印過程中實現自適應控制。
雖然傳統系統缺乏跨傳感器的有效協調,但AI可以通過整合來自多個傳感器的數據來克服這一問題,捕捉溫度、濕度、振動和重力的波動如何影響熱分布、材料流動和界面行為。
AI工具還可以通過將環境和工藝狀態與結構演變聯系起來,提供預測性控制。
通過強化學習或AI驅動的數字孿生系統,可以預測缺陷并實時調整工具路徑、能量輸入或時序,以確保在變化條件下的打印質量。
極端環境下的價值
這些能力在環境控制受限的場景中尤其有價值,比如太空、災區、偏遠社區和國防行動。
在這些情況下,自適應增材制造能夠按需生產關鍵任務部件。例如,為離網地區制造凈水設備零件、為應急響應制造醫療工具、為快速建造庇護所制造結構構件。
這種方法減少了對復雜供應鏈的依賴,并支持在極端環境中的生產連續性。
增材制造的下一階段應該建立在EPSP視角之上,將環境條件視為工藝設計的組成部分,為可擴展和有韌性的增材制造提供基礎。
![]()
AM易道分析,這篇評論文章為什么重要
AM易道認為,這篇文章戳破了一個行業潛規則。
我們談了太多年的參數優化、材料創新、算法升級,卻對環境因素諱莫如深。
為什么?
因為承認環境影響就等于承認現有打印機的適應性不足,承認數字孿生模型的不完整,承認很多實驗室數據到了現場就不管用。
但問題是,當我們想把3D打印機送上月球、送到災區、送到海上平臺時,這些環境因素就會從背景噪音變成決定性因素。
傳統的PSP框架(工藝-結構-性能)是材料科學的經典范式,它假設只要控制好工藝參數,就能得到預期的結構和性能。
但適應不完美環境才是工業大規模應用所直面的挑戰。
AI不是萬能藥,但可能是唯一出路
文章提到用AI來應對環境變化,AM易道認為這是技術發展的必然方向。
傳統的解決方案是兩個極端:
要么投入巨資打造恒溫恒濕無振動的打印環境(這在工業生產中成本高昂,在野外應用中根本不可行);
要么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靠事后檢測和返工來彌補(效率低下且浪費材料)。
AI提供的是第三條路:
讓打印系統學會在變化的環境中自適應,這是已經在發生的技術趨勢。
舉幾個實際例子:
從實時環境感知來說,在打印過程中持續監測溫度、濕度、振動,建立環境狀態的動態模型。
這需要多傳感器融合,傳統控制系統很難做到,但對AI來說是強項。
預測性控制來說,不是等到打印失敗了再調整,而是根據環境變化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調整工藝參數。
比如檢測到環境溫度升高,自動降低打印速度、增加冷卻時間;檢測到濕度上升,提高噴嘴溫度以蒸發材料中的水分。
自主學習方面:每一次打印都是一次學習機會。
通過強化學習,系統可以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積累經驗,逐步建立起環境-工藝-質量的映射關系。這意味著打印機用得越久,越能適應當地環境。
當然,AI不是萬能的,它解決不了物理定律的限制。
極端環境下,再智能的系統也需要基本的環境控制輔助。
AI的價值在于降低對環境控制的要求,而不是完全消除這種要求。
應用場景:不僅僅是噱頭
文章提到的三個應用場景,太空、災區、偏遠地區,聽起來有點小眾,但都是實實在在的需求。
太空:國際空間站、月球基地、火星探測,這些地方不可能從地球運輸所有零部件。
3D打印是實現就地制造的關鍵技術。
但太空環境的挑戰遠超地球:微重力、真空、極端溫差、宇宙輻射。
災區:地震、洪水、戰爭后的救援現場,供應鏈斷裂,但需要大量臨時設施和工具。
如果能用3D打印機就地制造凈水設備、醫療器械、臨時住所的構件,救援效率會大幅提升。
但災區環境惡劣多變,可能是沙漠高溫、可能是高原低溫、可能還有持續余震。
這些環境條件對打印質量的影響必須考慮進去。
偏遠地區:海上鉆井平臺、南極科考站、沙漠礦區、深山基站。
這些地方的共同特點是遠離供應鏈,環境條件苛刻。
一個關鍵零部件損壞,要么等幾周運輸新件,要么整個系統停擺。如果能在現場3D打印備件,運營效率和成本都會顯著改善。
這篇文章的價值不在于提出新技術,而在于它重新定義了問題。
從PSP到EPSP,一個字母的變化,代表的是認知框架的重構。
3D打印技術發展到今天,低垂的果實已經摘得差不多了。
要實現從實驗室到產業、從受控環境到野外應用的跨越,必須正視那些被我們有意無意忽略的環境因素。
用戶需要轉變觀念:
3D打印,至少工業級的3D打印,不是搬來機器就能用的傻瓜設備,環境條件的管理和工藝參數一樣重要。
從業者需要按照EPSP框架思考:
不只是參數優化,下一代3D打印系統必須學會和環境對話。
關注AM易道,讀懂3D打印的變化之道。
尋找AM易道編輯,5年以上3D打印行業經驗,不限專業領域。期待與有深度思考能力、文字能力和創作興趣的小伙伴合作,共同打造優質內容。有意者請加yihanzhong詳聊。
企業合伙人計劃:
讀者提示:添加amyidao加入讀者交流群(備注加群),獲取原始信源鏈接或不便發表內容,并與AM易道同頻讀者共同探討3D打印的一切,AM易道建議也讀者星標公眾號,以便第一時間收到AM易道更新。
免責聲明:AM易道圖片視頻來自于網絡,僅作為輔助閱讀之用途,無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權行為,請權利人及時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本文圖片版權歸版權方所有,AM易道水印為自動添加,輔助閱讀,不代表對該圖片擁有版權,如需使用圖片,請自行咨詢版權相關方。AM易道文章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AM易道不對因使用本文信息而導致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承擔責任。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