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成果轉化是實現從科學到應用的關鍵環節,也是將科學技術轉變為現實生產力的重要途徑。2025浦江創新論壇聚焦科技成果、科技金融、科技服務等核心議題舉辦了成果轉化系列專題論壇,形成了一批會議成果。InnoMatch技術轉移大會三天完成10000+線上線下對接,共達成近90個億的意向合作金額,其中技術經理人組成的“淘”展隊伍促成意向合作金額近30億; WeStart創業投資大會吸引了全球1487個團隊(境外71項)報名參賽,100個優質項目進行大會路演,百余家投資機構代表參與;中國建設銀行、浦發銀行、農業銀行發布系列金融服務創新產品;工信部科技服務業標準委員會啟動“科技服務業系列標準”。論壇圍繞“成果轉化的瓶頸在哪里?如何打通實驗室與市場之間的鴻溝?”展開深入研討,從供給側、需求端、體制機制到未來布局,提出了系列前瞻見解。
PUJIANG INNOVATION FORUM
![]()
圖片來源: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官網
一、從實驗室到市場:
激活高校成果源頭供給
高校依然是科技成果的最大源泉。巴西里約聯邦大學科學園主任、巴西科學院院士Romildo Dias Toledo Filho指出,巴西的創新生態體系中,約61%的企業孵化器由大學直接運營,大學已是創新創業的重要策源地。香港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吳振富教授認為,香港高校憑借全球化專利運營和跨境合作網絡,已形成高度市場化的知識產權管理能力。
但高校在實際進行成果轉化中仍面臨“三座大山”:量產難、市場對接難和資金支持難。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奎嶺指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事關國家全局和長遠發展的系統工程,高質量科技成果轉化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抓手,要解除制度顧慮,釋放創新活力。上海銀行副行長俞敏華指出應改變“看過去”“利差覆蓋”的金融邏輯,更關注“價值創造、長遠戰略孵化”。貸前以投資視角看團隊、賽道、技術、估值,貸中以投行思維設計金融方案,貸后以股東身份參與管理,并通過股債聯動實現風險共擔和收益共享。
二、讓科研直面市場:
打通成果與需求的精準對接
科研不能自說自話,而要用市場來檢驗。復旦大學技術轉移中心主任仲實指出,科技成果轉化應更多立足于市場需求,關注“市場需要什么,我們的成果在哪里”。
技術轉移辦公室(TTO)被視為跨越“死亡之谷”的關鍵工具。歐盟知識產權局執行董事戰略顧問安德烈·阿魯尼強調TTO在早期技術開發階段的介入至關重要。北京理工大學技術轉移中心主任陳柏強介紹了“事業化管理 + 市場化運營”的新型TTO運行機制,通過與收益掛鉤的薪酬激勵機制,讓隊伍更專業、更有干勁。
澳門轉化醫學中心主任何耀指出,科研與產業的精準對接離不開制度與國際化平臺的雙重支撐。依托“一國兩制”優勢,引入跨境合作網絡,讓創新成果更快走向國際市場。
三、打破機制藩籬:
改革是成果轉化的關鍵
“成果轉化難”常常不是因為技術差,而是卡在機制上。華東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施國躍認為需要以全鏈條、全周期、全要素為抓手的系統性改革思路。著力貫通基礎研究、概念驗證、中試孵化到產業化的全鏈條,提供成果挖掘、知識產權、企業陪跑等全周期服務,匯聚政策、人才、技術、資本、市場等要素,打造協同共享的轉化生態。
高校TTO需要從“成本中心”向“盈利引擎”轉變。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李厚銳表示,TTO需要突破現有制度瓶頸,引入市場化機制和靈活模式。香港城市大學協理副校長吳振富指出,當前高校TTO普遍面臨思維固化、協同不足、資源匱乏、市場銜接難、評價體系滯后五大瓶頸,必須通過 AI、大數據和跨界協同來重構機制。
金融與資本也被視為成果轉化的“血液”。上海市科技工作黨委副書記、市科委主任駱大進指出,科技金融在其中承擔著“發現價值、匯聚資源、放大財富”的關鍵作用。需強化科技投入力度,創新投入聯動機制,推動政銀企信息互通、服務對接,提升金融工具和政策的精準性、有效性,健全有利于科技型企業成長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上海國有資本投資有限公司總裁戴敏敏呼吁投資機構不僅要投錢,還要參與共建研發創新平臺、共育高端創新人才,構建科創服務生態體系,形成科技創新成果“涌現”雨林生態。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院長寧光指出瑞金醫院正構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體系,將數字化與智能化深度嵌入醫療流程,推動場景落地與生態合作,向“健康公園”轉型。
四、未來展望:
打通“最后一公里”,催生新質生產力
推動成果轉化既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必然選擇,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要求。未來要以需求為牽引,提升供需精準匹配效率;做強 TTO 中樞,實現早期介入、做強隊伍、數字化提效;完善體制機制,構建全鏈條、全周期、全要素協同的成果轉化體系。
![]()
本文由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科技創業室研究員金愛民、助理研究員周榮華執筆,薛楚江、薛雅、張苑、曲潔等提供內容支撐。文章觀點不代表主辦機構立場。文章觀點不代表主辦機構立場。
◆ ◆ ◆
編輯郵箱:sciencepie@126.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