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東北新聞網)
![]()
11月5日,全省科技系統打造良好創新生態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會議召開,針對當前科技與產業融合中的堵點卡點、創新主體發展訴求等關鍵問題,會議釋放政策紅利:正式出臺《遼寧省科學技術廳 打造良好創新生態 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十五條措施》,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都有哪些措施吧:
1.推動科技政務管理高效透明。
動態更新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及辦事不找關系指南,持續優化事項辦理流程。加強門戶網站及微信公眾號的運維管理,提升政策發布和解讀時效性,提供精準信息服務,提高政務透明度和服務質量。定期委托第三方對政務效率、政策效果和公眾滿意度進行評估,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效能。
2.推進全省省級科技創新平臺“一網通辦”。
開發建設省級科技創新平臺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全省省級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發展、任務推進、經費使用等情況的綜合管理和跟蹤服務,以及通知發布、材料填報、信息變更等工作事項的“一網通辦”,為平臺建設主體提供高效便利化服務。
3.升級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系統,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優化系統各項業務辦理流程,完善用戶注冊、項目申報等系統功能,簡化辦事材料、降低辦事成本、提高辦事效率,實現用戶辦理各項業務“零跑動、不見面、無紙質”。
4.支持科技成果轉化“雙向揭榜掛帥”。
科研單位和省內企業常態化提交科技成果和技術需求,通過省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等發布“雙向揭榜掛帥”清單,以發榜單位需求為導向,對“揭榜”成功、落地轉化、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企業獎勵性后補助支持。
5.推行科技成果轉化盡職免責制度。
科研單位和相關負責人在勤勉盡責、履行相關程序、沒有牟取非法利益的前提下,經有關部門認定,不承擔在科技成果定價中因科技成果轉化后續價值變化產生的決策責任。
6.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當主角。
實施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計劃博士科研啟動項目,培育儲備一批青年科技人才。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承擔省級以上重大科技任務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任務,40歲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擔任項目負責人和骨干的比例原則上不低于50%。在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實行經費“包干制”,為科技人員松綁減負,激發青年科技人才創新活力。
7.實施科技特派員進企業、下鄉村專項行動。
開展企業科技特派員“一聯三幫”專項行動,以科技特派員為紐帶,聯系重點企業,幫助企業落實政策、解決問題、高質量發展。實施農村科技特派專項行動,將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送到農業生產一線,培養一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農民技術員,帶動農民就業增收。
8.推動“創新積分制”提質擴面,助力企業融資發展。
搭建企業創新積分綜合信息平臺,依托創新積分制為企業精準畫像,實施重點企業創新積分評價,組織企業參加科技金融路演對接活動,提升企業融資獲貸能力。
9.推動實驗室群服務產業集群。
發揮實驗室群協同創新組織和智庫作用,凝練提出科技任務建議,引領帶動科技企業承擔實施科技項目,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通過實驗室群和產業集群的“雙群互動”,促進供需對接和科技成果高效轉化。推動各級各類科技創新平臺面向企業開放共享創新資源,促進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
10.建好東北科技大市場,為企業成長提供“一站式”服務。
打造東北科技大市場平臺服務升級版,充分發揮成果轉化、技術轉移及科技創新創業服務的“第四方平臺”作用,為創新主體開展全鏈條、全要素服務。完善大市場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功能,打通“企業找技術”和“成果找市場”的通道,各類用戶可以通過平臺獲取成果發布、科技專家和技術經理人等服務,構建技術需求、成果供給、中試驗證等“一站式”服務體系。
11.推動大型科學儀器資源開放共享服務。
鼓勵引導各類符合條件的科學儀器設備加入遼寧省大型科研儀器共享服務平臺,各類創新主體通過省大儀網平臺預約并使用已開放共享的儀器設備。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可通過省大儀網平臺在線無償申領創新券,用于抵用購買使用共享科研設施和儀器科技創新服務的部分費用。
12.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解決真問題。
推進調查研究常態化長效化,瞄準遼寧省科技創新中亟待解決的真問題,開展精準調研,形成問題清單。堅持問題導向,加強頂層設計,注重整體謀劃,研究落實工作舉措,做到“解決真問題、真解決問題”。
13.建立科技營商環境監督員機制。
面向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遴選一批科技系統營商環境監督員,通過踐行“監督員、諫言者、宣傳員”三重職責,對科技系統政務服務效率、政策落實效果等情況進行監督,廣泛收集并反饋社會各界對科技領域營商環境優化的意見建議,及時反映企業在科技創新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進一步完善全省科技營商環境的社會監督體系。
14.加強科技活動監督管理,從嚴懲處科研失信行為。
開展省科技重大專項監理、省科技計劃項目隨機抽查,壓實主體責任,提升誠信意識,轉變學風作風。強化評審工作現場監督,整治“打招呼”“走關系”等請托行為,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弄虛作假、抄襲剽竊等科研失信行為,將嚴重科研失信行為責任主體納入“遼寧省科學技術活動嚴重失信行為記錄”(黑名單)統一管理,實施聯合懲戒。
15.對科研管理領域腐敗問題零容忍。
緊盯科研項目評審驗收、經費管理等風險點,對利用項目管理權搞權錢交易、內外勾結套取科研經費等腐敗問題依規依紀追責問責、嚴肅處理,堅決糾治影響科技事業健康發展的“四風”問題,營造良好科研生態和創新環境。
(遼寧日報 記者 孔愛群)
責任編輯:馮慶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